阁五行中属于什么?

柳琇舞柳琇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阁”字在五行中属木,因为阁字的部首为“广”字头。《说文》的解释是:“阁,栋宇之曲者。从广阁声。” 古代建筑中,有堂、有楼,也有阁。《释名·释宫室》中说得很清楚:“堂,唐也;尊祖庙之处,子孙所当盛唐,以承祖先之所。”“楼者,廪也。”而阁则是一种“积书而高其上曰阁”(引自《说文》)的建筑。 从现存的古代建筑来看,无论是南方的“广亮”——广东民间住宅,还是北京的四合院,或是西北的吊脚楼,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而且房屋的高度都是层层递减,给人以和谐稳定的感觉,这与“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相一致。 但“阁”字所指称的那种建筑形态,在现存的古建筑中却很难找到了。一种说法认为它已演化为现代建筑中的“楼”了;另一种说法认为它是某种特定结构的亭子的别称。

我倾向于后者。理由如下: “阁”之所以被赋予“高其上”的含义,是因为古人建造房屋,除了用夯土筑成墙体外,还注重房屋的架空结构。所谓的架空,就是把房梁放在柱子上面,使房屋形成上、中、下三层楼房一样,这种建筑学上的构造,古称之“柱梁之制”。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除了寺庙和道观等宗教建筑采用柱梁之制外,一般的民居是没有采用这项技术的。然而,如果我们细看那些遗留至今的文物资料的话,就会发现在一些文保单位的说明牌上,都写着该建筑物采用“柱梁之制”,如杭州西湖边的“抱朴道院”、绍兴的“若耶别墅”等。这些建筑虽然被命名为“道院”或者“别墅”,其实它们是元代的官衙——司监公廨。

在我看来,这类建筑正代表了“阁”的原型,只不过它们已经失去了存放书籍的功能,而且变成了“有屋无墙”的结构,所以不能像藏书楼那样冬暖夏凉地存放古籍善本。 我认为古代的阁应该是一种“有屋无墙”、且带有特殊结构(柱梁之制)的亭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