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利率下降?

贺峻波贺峻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4年之前,中国的利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011年和2012年的CPI同比涨幅一度接近3%,央行始终未上调存款利率。直到2013年下半年开始,CPI涨幅回到合理区间,2014年初开始,物价水平持续回落,央行才开始下调利率,并且连续五次降息幅度累计达到275个基点。 对于这一轮降息,市场早有预期,但在具体的降息幅度上存在分歧。有分析认为,在通货膨胀压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偏高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宽松力度或将加大,存款基准利率有可能下调。也有观点表示,尽管通胀有所缓解,但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货币供应量M2增速大幅高于存款基准利率,因此央行会继续维持现有政策不变。 事实上,虽然此次降息已经在市场预期之内,但央行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一是通胀水平的回落,二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

为了应对通胀的压力,自2010年起,各国纷纷收紧银根,美元流动性紧缺。我国也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通胀预期居高不下。随着经济的回升和成本的上升,通胀水平不断升高。2011年底,CPI涨幅突破3%;2012年后,CPI增幅继续攀升,2月份同比上涨高达99%。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央行继续保持观望,放任CPI上涨,可能造成通胀形势的恶化。为此,从2012年5月开始,央行先后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升幅达6.5个百分点。同时,央行还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由贷款基准利率上浮40%调整为上浮50%,以限制银行放贷的动力。

通过紧缩的政策工具,央行成功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同时也要看到,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状态。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经营困难,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企业恢复生产和盈利,实现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