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范昊裕范昊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姓”是一种姓氏,而姓氏是姓+“氏”组合的。在现代汉语中,姓氏并没有明确的含义区分,但在古代是不同的! 古代的姓,主要源于母系血统,同一个姓的人一定是女方的同一祖先,其后代世代传承;而氏源于父系血统,不同姓的人可能会拥有同一个氏。 所以古代的同姓不通婚,而异姓却可以通婚。《春秋》:“晋公子重耳之亡也,过郑,郑君若其少时识之曰:‘此夷吾’。召令尹,谓曰:‘郑伯有谓吾子知之,何不还乎?’ “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经过郑国的时候,郑文公看年轻的重耳颇有贤名,就说:“这人是我的祖先晋献公的儿子夷吾啊!”于是派人把大夫叔詹叫来,对他说:“晋公子重耳已经承认自己是夷吾了,你们把他送回晋国吧!” 而到了战国时期,随着血缘宗法制度的瓦解,姓氏的概念也逐渐模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认为自己的功劳比三皇五帝还大,就给自己加了个尊号叫“始皇帝”,意思是“第一祖宗”;他的后裔统称“秦王室”或称“秦帝国之姓”,也就是秦朝的国姓——嬴。

汉代建立以后,汉高祖刘邦为了彰显自己出身低微,就跟秦始皇学,给自己的姓上加个“刘”字,表示自己是“刘氏子孙”。这样,他的后裔便以刘为姓。 而吕雉作为高祖的原配夫人,在刘邦建立汉朝后被封为昭灵夫人。后来刘邦又找了两个情人,生了两个儿子,分别被立为燕王和刘太傅。刘邦死后,吕雉专权,把刘邦的其他儿子杀光。刘邦的另一儿子刘交继位为帝,是为汉孝文帝,为了避讳,把父亲一系的“刘”改为“吕”。这样,原来姓刘的刘邦后裔就成了吕氏子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