踬是什么生肖?

益奕琛益奕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踬”字,有“足”“之(止)”,可以理解为“脚步停止不前” 《说文解字》:“踬,驰驱也。从足、之。之,所之而不得也。一曰踬蹶。”即奔跑时跌跤的意思。 所以该字本指奔跑时不幸跌倒,引申为事情失败、受阻。再引申为阻碍、失势。 《礼记·檀弓下》:“君之嗣也,何辱没有焉!其卒也,以恤列位。故曰:‘祭之哉!’丧有疾,不祭祀,不酒醴,言不能祀也。虽有疾,祭则必敬,饮酒,醴亦如之。虽有疾,斋戒沐浴,孰视,如鬼神在旁。”郑玄注:“身有疾,祭则不醉寝;若不祭祀,又不斋戒,是废祭,故谓之不祭。” 那么由“不祭”再引申出来,就不难理解“踬”的本义就是指“祭祀”中途遇到了阻碍,也就是“不顺利”的意思了。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三》云:“阻、踬,盖因语近而通。《论语·先张》:‘子张书诸绅’,《孟子·万章》作‘子张书于橐’,《庄子·骈拇》作‘子张书绅’。今本《论语》作‘书绅’者误也。《汉书·艺文志》:‘《周礼》五篇,《尚书》十八篇。’孟康注曰:‘此两篇,古书上下分,皆自为节。’《后汉书·杜林传》:‘林典校经书二十馀卷’。李贤注引古本《尚书》:‘舜日:“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是古人用‘风’作‘中风’字。《论语·先进》:‘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朱熹注:‘思,心之所思也。’然则‘中’字乃‘思’之下字,与心中之意不相涉。若心中之意不行,当云‘欲思而行’矣。《左传·僖公十二年》:‘郑伯使公孙黑、公孙楚、公孙段帅师围许。’杜预注:‘二公孙,郑伯之弟。’是‘伯之弟’三字,衍文也。古少称伯,必连称侯伯。《召诰》‘殷侯伯’,《大诰》‘成王侯伯’,皆谓武王。《周颂·良耜》‘侯伯’”是‘伯’字亦作‘侯’。《小弁》‘维桑与梓,尔宅必苦’,毛亨传:‘梓,桑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买椟还珠。’是说珠玉在前,而‘椟’却在后,颠倒错乱矣。”

由上述文献可知,“阻”和“踬”在古代读音相同,都是zhì,且都有“不顺利”的意思。所以“阻”字的本义是指“祭祀”过程中遇到了障碍,这个“障碍”可能来自自然因素(如狂风暴雨)或人为因素(政令不通)等。所以后来“阻”字的含义逐渐丰富,有了今天这样丰富的内涵。 而“踬”字本来只指“跑步”时的摔倒,但由“跑步”进而引申指“做事”等。不过,“阻碍”的“阻”和“失败的”的“踬”,现在都已经读作zǔ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