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晚秋是几月几日?

苟珍帛苟珍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大 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地面水汽遇冷凝结成水雾,露水随之增加,故有此名。寒露后,白日继续缩短,夜间时间逐渐加长,昼夜温差加大,冷空气活动频繁。

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大雁自北而来南,鸿鹄飞翔于天;燕子等待南飞,准备过冬的美食;雀鸟等天气更冷一些,才会开始迁徙。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210°。霜降表示天气渐渐变冷,露水已经结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狼捕获到大量猎物,先陈列后再行食用;树叶由绿转黄,一片寂寥;蛰居的昆虫进入冬眠期,不吃不喝不动。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日至8日,太阳由黄道向北移动至黄经225°,为立冬的开始。立冬之后,天地始肃,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从此进入了休眠状态。

中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侯:一侯水始冰。虽然气温骤降,但是河湖水泽尚未凝冰。二侯地始冻。土地表面开始冻结,但并未坚硬如石。三侯雉入大水为蜃。这个节气,正是鸟类南迁或者休眠的时候,而蛤蜊却反而更加活跃起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