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方位以什么为准?

廖剑峰廖剑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是古代哲学用语,指阴阳二气交感而化生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亦称五行。 《尚书·洪范》云:“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代表五种不同的自然界物质或性质。如土所代表的“稼穑”,是指植物种子在土壤里获得营养慢慢生长起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土的形态是干燥且具有吸收功能的;火所代表的 “炎上”是说温度越来越高,上升的状态;金所代表的“从革”是指金属矿石被冶炼的过程,它是从隐藏转化为显露,从低维转化为高维的过程;等等。

古人根据物体的不同特性将它们归为某一行,是根据它们的外形、质地等属性进行的归类,并非凭空想象而来。因此说,五行不仅代表了自然界事物的变化,也代表着这些变化的规律。 而方向问题其实就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必然要面对自然界阴晴圆缺、昼夜交替以及四季轮回的变化,这是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在我们的视觉器官上的反映。因为地球是球状的,所以当我们站在一个地方观察时,必然会有一个观察方向的确定性问题。古人发现,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眼睛的视线会随着太阳的升起而逐渐由西往东转,直到太阳到达我们的正上方(也就是正北方)时,我们的视线才开始由北向西旋转,直至日落西山,而第二天又是重新循环。

这就是“阴阳”的概念。古人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发现了阴阳的规律性:阳光照射的方向总是与我们的视线方向相反;阳光照射的强度总是在正当日出日落时达到最强。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创造了阳符和阴符。其中,日光照射到的地方为阳符所在,即东方,北方也是阳符之一,因为它代表了阳光的直射(虽然是在北方的冬天);阴影部分则是阴符之处,东南西北各有五个,共二十个。

二是自然界的事物是有密度的,这一点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引力场就越强。对于地球而言,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我们才能感知到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而如果我们将地球全部浸没在水中,那么我们的前后左右将只剩下两个方向——上下。这是因为,质量较大的地球引力场将会压缩空间,使空间变窄,其他星体对太阳的引力作用将被削弱。同理,如果将来有一天人们能找到一个密度比地球更大的行星,并且将它放置在现在的黄道附近,那么我们的方向感就会完全被重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