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属于五行属什么?

步媛静步媛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炀这个字,左边是“火”,右边是“昜”,《说文》中有解释曰:“昜,太陽也。从日扬聲。一曰,昜或作旸。”“煬”就是“阳”光照到树上面又反射回来而形成的景象;“暘”则指太阳出来的时候,阳光普照的样子。用现在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太陽刚刚升起,阳光刺眼灿烂,而树冠的影子却没有投下来。 那么由此字的字形可以知道,它是一个会意字,由两个意思相关的部首组成,所以它的本义也应该与这两个部首相关联。

据此可以推断,“煬”的本义应是“晒太阳”。这可以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火部》中找到证据,他说:“煬,炙烤。从火,杨声。一云,陽气蒸蒸而上。”显然,“炙烤”即是“晒”的意思——“烤”是由“灼”而来的,“灼”的意思是“烧”,而“烧”指的是高温物体发射的热量,那显然也是“晒”的意思了。

“煬”字还有另一层引申义,那就是“光采闪耀”。这一层面引申来的用法,主要见于唐宋诗词中,如“朝霞爛熳暎簾幃,曉鏡輝熒燭影欹”(唐·孫逖《咏鏡》)、“清曉瑩妝新脫卸,明月生辉繡樓臺”(宋·毛滂《踏莎行·元夕》)等,都是指早上初升的太陽照耀在大地上所散發出的耀眼光芒。 除了日光之外,其他的“陽氣”亦有可能造成“煬”。《說文》中说:“煬,熱也。”段玉裁注:“熱者,陽氣也,故或謂之陽氣蒸蒸而上。此與灸同。灸者,灼也。焫也。自焚也。”“陽氣蒸騰向上”而产生的热也可以理解为“煬”,如《禮記·月令》中记载春季溫室養蠶時的養蠶婦歌:“維春訐楊,維夏觶張。维秋訐葦,維冬積梁。”(鄭玄注:“黃鐘之月,陽氣將盛。”)這裡的“楊”即楊柳葉子的揚揚,正是形容太陽剛出來的光芒四射、草木欣欣向榮的景象。 因此我推測“煬”可能还有一个表示草木萌发的本义——當然,這個本義已經很难找到證據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