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怡五行属什么?

苗高诚苗高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熙”字五行属水 。 解析: “熙”字的字形结构是上下结构,部首为士,共有8画。从字形上看,此字属上下结构的字,且土部偏旁。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因为木克土,所以“辛”的五行属木;又因火生土,所以“怡”的五行属土。因此整个字“熙”的五行应该为木。 但是我们进一步分析后得到的信息却与上面的推论大相径庭——由于“辛”的五行属金,金生水,所以“熙”的五行应为水。这就是说同一个汉字“熙”,在不同的五行体系中其五行属性竟然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在传统易学理论中,干支为节气干支历,用于推算农历的日期,年、月、日之间彼此的关系被称为“地支六合”;而六十甲子是根据干支历计算的,一天对应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把干支顺序相互搭配而成六十个单数,用来纪年或者计时。

《尔雅·释天》中有“岁阴者,子也…月阳者,寅也…”的说法,这就是说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腊月)属于丑土,而一年的第一个月(正月)属于寅木。按照古人这个观点,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正月里的天干地支就焕然一新了。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新旧”如何区分? 传统易学认为,一日之中,子时之前为“旧”,子时之后为“新”,也就是“午前为旧,午时为首春”。那么“半夜三更”又在哪里呢?在唐代孔颖达所著的《春秋正义》中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一日一夜分为十二时,以子午上属阴阳,故曰昼。以卯酉下属阴阳,故曰夜。今自亥以后至子前,虽同属夜,亦分阴阳。亥子太阴所居,谓之日暮。寅卯太阳所起,谓之黎明。辰巳阳出于阴,谓之时中,午未阴阳交泰,谓之中午。申酉阴气渐盛,谓之黄昏。戌亥阳极衰细,谓之夜半。以阴盛阳微,故曰旦明。”

古人所说的“午夜”其实是指子时与丑时两个时辰,而非现在通行的十二个时辰中的“午夜”。这种“新”与“旧”的划分方法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时间哲学,这种观念影响到中医学,于是就有了“五行配属子午流注说”—— 甲己戊癸属阳,丙丁乙亥四行属阴。其中,甲阳木,丙朝阳,丁阴火,己土晦冥,癸阴水。 寅卯辰巳属阳,庚辛壬癸四行属阴。其中,寅阳木,卯阴木,巳阳火,壬水癸水属阴中之阳。 午未申酉属阳,甲丙戊庚五行为阴。其中,午阳火,未土晦冥,申阳金,酉阴性金。 戌亥子丑属阳,壬癸甲乙四行属阴。其中,戌土晦冥,亥阳水,子阴水,丑土晦冥。 寅卯辰巳属阳,甲丙戊庚五行为陰。其中,寅阳木,卯阴树,巳阳火,庚金辛金属阴中之阳。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同一时段内,当太阳位于正东方(寅位)的时候,月亮则位于西南方(巳位);而当太阳位于正南(午位)的时候,月亮则位于西北方(乾位)…… 这样,在新旧交替的每个时间点上都存在“阳极”和“阴极”的现象,而且无论阳极还是阴极都含有相对而言较为“旺盛”的五行的元素——在“阳极”时刻,代表“阴”的五行处于沉寂状态,而在“阴极”瞬间,代表“阳”的五行也相应地进入潜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