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圆形怎么说法?

达朵春达朵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秦的《礼记·月令》中有这样的记载:“(孟春)其日甲乙,其帝大皞(hào),其神句芒,执心冒(同“卯”,这里指祭祀之礼),坛开阴。(仲春)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乘素车,祀南郊。(季春)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祀中介。” 汉代学者郑玄注解说:“大皞,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也。始制者,圣人。尊而祖之,故谓之帝。天地之心曰‘神’。东方木,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矩,主春事。南方火,其帝炎帝,其佐祝融,执矩,主夏政。中央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规,主中宫。西方金,其帝少暤(hào),其佐蓐收,执矩,主秋政。北方水,其帝颛顼(zhuan xu 2声),其佐玄冥,执规,主冬政。” 这里的“帝”和“神”不是现代意义上统治者的“帝王”,而是指天空中的恒星,与“天皇大帝”、“北极星”的意思相近。这个“帝”字后面的“大”“炎”“黄”“少昊”“颛顼”等字表示的是不同的恒星群。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恒星按照方位分为“五方”,每一方又有一“中心”,这四颗恒星被称为“四象”或者“四隅”。它们分别被命名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在“四象”之中再找四个星宿作为“中官”。在天空中这八星构成一个正方形。这就是东汉人王充《论衡·说日篇》中所说的“天球有八极,为九宫。”这八极就是后来所称的“二十八星宿”。其中的每个星宿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房宿”、“虚宿”、“柳宿”等等,这些名字和现在的地名一样悠久古老。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四方”与“四季”的关系。古人很早就发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一个月中并不是以相同速度流逝的。春季来得缓慢,夏季来得突然,秋季来得急速,冬季来得迟缓。于是有了“四月清明,万物萌动;五月芒种,草木茂盛;七月立秋,麦熟气香;九月寒露,草木黄落;十月立冬,水冰地冻;十二月小寒,万木坚凝”的说法。这种自然现象可以用“二十四节气”来表示,这是中国人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也被写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