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按哪天算?

司锦丰司锦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农历新年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在我国民间仍然保留着“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吃团年饭”、“正月初一拜大年”等习俗,不过如今不少人改在腊月二十四大年三十甚至新年第一天过小年了——事实上这些习俗的起源与古代的占星术密切相关。 古人用“地支纪日”的方法来记录每天的过程和结果,由于一年中“天干”只有6个,循环使用,而“地支”有12个,因此难免会有重复的时候(比如昨天是“癸卯”日,今天是“甲辰”),为了区分这些日子,人们创造了“晦”“朔”“弦”“望”等特殊的名称。

“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为农历每月第一天;“弦”指的是农历每月初八或九这一天,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也就是“日月如弓”的日子;“望”则是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这天,月亮最圆的一天。 在古代,每逢这些特殊的日子,政府都会通告天下,让百姓们有所准备。《后汉书·礼仪上》中记载了这样一条史料:“每月晦日,放屠户行屠刑,以供祭肉。”所谓的“屠刑”就是把犯人的手臂肌肉割开,让他流血至死,这种残酷的刑罚只有在每月最后一天才能施行。在古代社会,除了月末一天,其余几天都是“不吉祥”的,因此许多习俗都在月中进行。

按照现在的推算方法,“晦”对应的是月相新月,“朔”对应的是月相满月,都出现在农历月初。然而古人在推算月相时采用了“视太阳回归年的十二分之一为一朔望周期”的方法,所以一月之中“朔”和“晦”都可能出现两次,而且出现的日期也不像现在这样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十二月望”之后紧跟着的“晦”有可能出现在农历月份的任何时间。如果这种情况赶上春节,过小年、大年夜、正月初一这些春节传统习俗发生的日期也就不确定了。

为了便于统计和管理,我国古代将一个月分为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各十五天,分列各日的吉凶。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理解这种“节气”观念的影响,不过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这一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中商纣王派武成王黄飞虎前往朝歌镇讨伐比干,武成王到了朝歌之后却发现比干早已率部撤离。原来比干得知黄飞虎出征的消息后,提前一日赶到朝歌南四十里地的一个村落中,这恰好避开了武成王的一战。

这个记载正说明“节气”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至少在明朝的时候如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