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五行如何分?

湛昊湛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行”在这里指五种物质元素,金、木、水、火、土。 由于五行学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和主体,故从五行的性质上来认识它们是便于掌握的理论模型。必须首先简单介绍五行的性质和阴阳的关系。 五行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且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这种生克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以木为例,木生火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即当火不旺或需要生火的时候,木就能生火;而当火太旺的时候,就需要水的冷却作用,此时水生木就能生效了。所以,五行学说不仅是描述事物静态的性质,而且也描述了动态的变化过程。这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结果,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五行学说的实质是阴阳平衡原理在物质世界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的是物质的动态平衡与稳定,以及运动变化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规律。

1. 阴阳平衡的原理 阴阳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不能把阴阳理解为具体的某一种自然存在物(如阴云、阳刚等)。阴阳的实质是阴阳的平衡,任何事物的性质都是由阴阳两种属性共同决定的,且两者是一动的,没有绝对的阴阳之分。也就是说,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地点,只有相对的阴阳之分。如果阳多了,就要消耗阴;如果阴多了,就要消耗阳,以达到新的阴阳平衡。

2.五行的性质 五行的五个元素是有不同性质的,它们分别代表自然界不同的实物,同时也代表了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活动。这些不同的性质是由它们的阴阳属性的不同决定的。

(1) 木——升发舒畅,条达灵活 阳气旺盛,呈上升之势。好比春天万物生长,树木枝条柔软而富有弹性,生命力旺盛。

(2) 火——炎上,向光 阳气最盛,温度最高。有向上的,升发的特点,又因其性热,故容易耗损阴精,有燔灼伤津之患。

(3) 土——居中,运养双方 土为万物之母,母气充足,生化无穷。但又因为其阴阳相当,无升发特性,又恐阻遏生机,故需要木的疏通和火的温煦,才能发挥其滋养作用。

(4) 金——收敛,肃杀 阴气渐盛,形体逐渐干燥,遇火则焚。具有清虚、收敛、抑制的特性。

(5) 水——寒冷,流动缓慢 阴盛阳微,形寒肢冷。犹如冬季万物沉潜,水结成冰,山林枯败。然而冬季却是收藏季节,是为春发的准备阶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