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生肖是什么生肖?
在12地支中,子(鼠)、丑(牛)代表前一天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寅(虎)卯(兔)代表凌晨1点到3点;辰(龙)巳(蛇)代表上午5点到7点; 午(马)未(羊)代表下午1点到3点;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分别代表下午3点到5点、傍晚6点到8点、晚上9点到11点和午夜11点到凌晨1点。 这样计算的话,一天共有12个时辰,每个时辰占两个小时,也就是24个小时,而一年总共是365天,因此十二生肖的属相每年轮回一次。如果按这种算法推算的话,今年的属相应该是鼠或者牛年。但这种情况显然是不正确的。
其实,我们现代人计算的“年龄”,并不是古代人算的“周岁”,而是“虚岁”。所谓的“虚岁”是说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虽然还没有过生日,但是已经算是“一岁”了。这似乎很荒唐,但我问了我的老妈和老妈的老妈,她们都是这么算的。比如我身份证上写的生日是1990年1月5日,但是我妈回忆说我是在农历1989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阳历1990年1月4日)出生的,所以从这一天起,就算是我的“虚岁两岁了”。到了1990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阳历1991年1月31日),我的虚岁就是三岁了,而实际上我只有两岁半。
古人没有“虚岁”的概念,他们计算的“年龄”都是“周岁”,而且他们的计算方法也是现在大家公认的公法——到今年的这一天,你的实际年龄是多少,就算多少。比如今年过年你是48岁,那么明年这个时候你就是49岁了。 按照这个算法,今年过年你是属鼠的,明天过年就是你的本命年了。
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按照十二地支名称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古代也存在十二生肖,如日本的十二生肖中以“雀”代“鼠”,以“猫”代“兔”,以“雁”代“羊”。
十二生肖的组合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会意。
鼠与牛是一阴一阳,一黑一白,一奸一愚,一个灵活,一个笨拙,它们象征着宇宙中亘古不变的复杂矛盾和艰难的平衡。
虎与兔。这两个生肖,一个是兽中之王,彪悍无比,一个是胆小懦弱,性情温和,一猛一静,一张一弛,在表面上看来是一对矛盾体,实则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相得益彰。
龙与蛇。蛇在十二生肖中,地位并不高而龙的出现,却让人的地位陡然升上九重霄。龙是能大能小,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腾云驾雾,翻江倒海的神物。龙即是天子的象征,它也是平民的守护神。龙能呼风唤雨,镇妖降魔。十二生肖中,属相蛇本很平常,但人们想到与龙相配,蛇也顿时蓬荜生辉,从而增加了自己的幸运指数。
马与羊。这两个属相一外一内,其共同点都非常温驯善良。它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畜,人们不但在衣食上离不开它,而且在行军作战上都需要用到它们。有这两个属相的人,一般不招摇,不显摆。而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默守诺言,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地履行着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猴与鸡。猴与鸡虽然都是吉祥的象征,可表现出来的个性却截然相反,猴狡猾机灵,好动,而鸡老实耿直,善良,胆小。这两个属相的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象征着人生的两个态度,一个乐观向上,一个小心谨慎。
狗与猪。狗和猪搭配在一起,虽然不像龙和蛇那样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或运气;然而,一想到狗忠心耿耿,看家护院,猪肥头大耳,富足殷实,人们便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踏实和丰裕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