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道观有哪些?
正一道士回答一波,全是在杭州的道教活动场所! 法喜寺,位于西湖之北面,灵隐路西北侧。始建于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重建,称“永明院”。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世祖命浙西按察使王惟仁改建成“大承天护圣真君祠”。明代宣德年间曾赐名“惠日庵”、“惠云庵”。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重修,称“法喜寺”至今沿用。 是杭州最大的寺院。占地面积36701平方米,建筑面积22586平方米。现有房屋500余间,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其他建筑有钟鼓楼、四配殿、禅堂、斋堂、宿舍等。周围还有五云楼(僧房)和卧佛殿遗址。 卧佛殿内曾供释迦牟尼涅槃像,俗称“睡佛”。这尊佛像通高8.9米,用黄铜浇铸贴金而成,是一具很高的泥塑像。
据佛经记载,佛祖入灭前半月,身染疾,嘱阿难托八大弟子于涅槃后造像。这具泥塑像是根据迦叶尊者的形象塑造的。头光为释迦牟尼左肩高肉髻,顶结五佛冠,饰宝珠,面容祥和,双目微闭,身着袈裟,右臂屈肘放于腿上,左手臂环抱在胸前。全身贴金,并饰以珠宝,辉煌灿烂。 大雄宝殿是供奉三世佛教主的殿堂。正中间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右边供奉着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边供奉着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这三座神像都是鎏金的,高达八尺有余。 三世佛背后墙上开一窗形龛,内有太极图与八卦图案。大雄宝殿两侧各有一厢房,东厢奉祀着观音菩萨,西厢奉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大殿前有月台,台上有香炉三座,两旁有供焚香用的石案。大殿前后摆满了罗汉像,共有108尊。这些雕塑都是用青铜浇铸的。每尊罗汉的姿态都各不相同,有的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有的威武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除了上述内容,寺内还珍藏有大量文物,如经卷、法器等。其中明代造的木刻本《金刚经》,纸张质好量少,字体秀丽,卷首绘精美的工笔画,是难得的珍品。
上图为网络图片,侵删 下面说说永福寺 杭州永福寺,地处西湖以南,宝石山麓。原名兴福寺。唐宪宗李纯时建。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敕赐名为"永福寺"。后因战乱频仍,寺毁址沉。元至正初,住持僧慧恭重建,并置田地千亩。以后屡废屡建。清末光绪年间,重加整修。有殿宇、僧房数十间。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被占用,佛像被捣毁。1983年后陆续修缮,复归宗教团体使用。现存建筑多为1983年后所建或经修缮。
永福寺有大殿两重,正殿为天王殿,面阔进深皆三间。前檐柱系八角形,生得独特。殿中有四大天王坐像,身高均近两米,黑脸浓须,姿态威武。身后衬以祥云彩带,造型生动。 穿过天王殿即是二殿——大雄宝殿。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及药师佛,均为铜质鎏金佛,高达1.8米。三尊佛像神态各异,光彩耀人。大雄宝殿两边建有配殿,供游人休息。 在永福寺里还可以见到一些碑刻,除宋代旧碑外,尚有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所立《敕赐永兴禅寺碑记》和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重建永福寺双杉树记》。 以上图片和介绍来自度娘,侵删 最后说下西湘寺 西湘寺,原址在钱塘江畔万松岭,相传始创于晋代,初名灵安寺。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3年)改称报国寺。南宋时,朝廷在此建法堂及斋居。元代重建。明代重修并增建了方丈室。清康熙帝南巡时,曾驻跸于此。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赐名"西湘寺"。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焚毁于英法联军之火。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再焚于日俄战争之火,此后长期荒芜。现存建筑和设施均为1983年以后所建。 现在的西湘寺占地3万平方米,殿宇5000多平方米。由山门、钟楼、鼓楼、大雄宝殿组成。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重檐歇山顶。四周环廊,柱子上雕着龙凤呈祥,十分华丽。
进入山门便可见到两层钟楼,楼上挂一口巨钟。这口钟重达一吨半,是由杭州冶金工业系统工人精心制作的。敲击钟声浑厚低缓,远近可闻。 离钟楼不远便是鼓楼。
大雄宝殿是整座寺庙的主殿,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殿高12米,面阔进深皆九间,单檐庑殿顶。殿内正面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位佛主,两边各有十一位化身佛。墙壁上绘制着色彩鲜艳的壁画,内容为佛教故事。地面铺着大理石拼成的图案,光滑明亮。站在殿外仰望,只觉雄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