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什么什么什么成语?
鬼斧神工guǐ fǔ shén gōng
【成语名字】:鬼斧神工
【成语注音】:ㄍㄨㄟˇ ㄈㄨˇ ㄕㄣˊ ㄍㄨㄙ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鬼斧神工,主谓式;作主语、定语、补语;指巧妙的构思。
【鬼斧神工的意思】:形容艺术技巧高超,像是鬼神所能,非人力所为。亦比喻事物的形成极其神奇。
【鬼斧神工的出处】:《庄子·达生》:“梓庆削伦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晋书·慕容超载记》:“钊于是令工人采大竹,欲为高梯,攻其城隍。宫中有神,执斧挥之,枨尽折坏,莫不惊骇。”
【鬼斧神工造句】: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四回:“王达臣一见,不觉立起身来,说道:‘好座鬼斧神工之笔!’”
【鬼斧神工的.故事】
魏晋南北朝·东晋末年南朝宋·臧荣绪《晋书·艺文志·列女传》:“秦王有嬖姬。使乐人侯夸、尹秀、晋讴与赵女弹筝,为此歌声,秦王大悦。传于京洛,宋、韩、卫、薛之巧慕而习之。巧自以能周遍,复更作歌。王知音律,因命工更撰新曲,而作《箜篌谣曲》,曲成,以其歌被新声,宫人歌之。至桓帝延熹七年,京师童谣曰:‘侯为赵王,主为中山。’其年太后临朝,诛梁冀,进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以皇子炳为赵王,皇女为中山王,以应童谣。京师因侯、赵声,遂作此曲。魏文帝令宫人习之,以弦抚鼓,为新声合。今箜篌所作声曲,多是魏时故名,相传为秦王之所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