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虹蟹好吃吗?

那文甫那文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前在湛江生活过,对海产品比较熟悉。 按照我的理解,“海红”应该是一种通称,指代的是“海蜇、海蚌以及某些海洋鱼类和海洋软体的壳类(比如扇贝)等”,而“红蟹”则专指螃蟹中的“赤甲红螯(Carcinus aestuarii)”。这属于我在海边捞的野生海鲜。 但这里提到的“海虹”却完全不同,它是贻贝(Mytilus edulis)的俗名,属于一种双齿型贝类,与海红和红蟹完全没有关系! 这种小贝壳,在我们那俗称“海虹”或“青蛤”;而在我现在的居住地的沿海,人们一般叫它“文蛤”或“车螺”。

其实,这个海虹名字的由来,也充满了故事。 众所周知,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即希腊文明)位于地中海东岸,而地中海气候温暖少雨,因而这里的海岸大多由风成沙石构成,少有陆地岩层。那里发现的所有贝类生物都是生活在海洋里的!于是,它们就被统称为“海贝”(Marine Mussel)。 直到17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北美大陆的拓殖。这些定居者在登陆前,都会先经过一场狂风暴雨,而这场暴风雨往往会将岸边的一些植物和动物冲进海里。这些不幸被水淹的生物里面就有许多贝类,其中就包括贻贝。但这些贝类并没有死,而是在潮湿的情况下,打开自己的贝壳,吸取海水里的氧气活了下来。

后来,这些贻贝被捕捞起来,送给殖民者食用——因为它们不仅富含营养价值,而且味道也十分鲜美。就这样,贻贝从海洋走进厨房,成了“海虹”。 而我们那边作为近海地区,渔民们主要捕渔的区域是北部湾和南海北部。在这里,除了各种鱼类外,贝壳类的有文蛤、缢蛏、竹蛏、牡蛎(Oyster) 和贻贝 (Mussels) 等。其中以文蛤和贻贝最为常见。

文蛤的别名很多,除“文蛤" “车螺”“海虹”之外,还有“花蛤” "蚬子'等,而贻贝则有“淡菜’ '海虹'之称。 这两种贝类无论名字还是外观都很相似,区别在于文蛤的两扇贝壳呈三角形,而贻贝的贝壳狭长且较薄。虽然它们的颜色都偏向浅棕褐色,但在自然状态下,文蛤的外表面一般会呈现灰黄色,而贻贝则是青灰色。

不过,最明显的区别还是看足部,文蛤的足色褐,而贻贝则呈乳白色。 我第一次吃海虹的时候还在上小学,当时在海边玩耍时,看到有人捡起一颗珠子扔进嘴里吃了,觉得很好玩,也想试试,就跟着学,把一枚小小的海虹吞进了肚子里。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材。 我最喜欢的吃法是蒸,直接将洗净的海虹放上少许食盐,蒸熟后挑出黑色鳃丝,连汤带肉一块儿吃。当然也可以做汤或者炒着吃。如果用高压锅炖,半个小时就可以熟烂。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很多商家开始人工养殖海虹,使得这一种原来只能来自深海的美食,如今可以在内陆地区轻而易举买到。而网络上一些用微波炉加热的即食海虹,更是方便了广大吃货们。只是不知这样的商业化养殖会不会让这一道菜的味道变得千篇一律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