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财是什么生肖?

通家薇通家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夜不穷,日不尽(寅时) 寅时是指凌晨三点至五点。《破阵子·春景》“半夜里挑灯把剑,月明中走马闻鸡”;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词“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这些诗句中的“夜”和“晓”就是现在所说的“前半夜”和“后半夜”的意思。这种提法是现代人的一种简化,古代是没有什么明确的夜间三更、五更的概念的。古人用“夜”和“晓”表示从日落(一般指太阳在西边落下)到日出这一段时间,具体分几更,是没有严格规定的,随各地习惯而有所差异。所以唐诗中有描写“一夜五更天”(唐·刘禹锡《杨柳枝》)、“一夜鱼龙舞”(五代·冯延巳《忆江南》)的情况。这说明在唐五代时期,夜已经分作五段了。至于说“五更”,那只是说明天快亮的意思,与现在所说的凌晨五六点钟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古代没有电灯,天黑得早,五六点钟天已经大亮了。

那么,前面所述的古人的一昼夜究竟是怎样计算的呢? 古人根据一天之内日影的长短变化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时段就叫一个钟点或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其中每个时辰分为八刻,每一刻相当于现在的十五分钟。晚上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子时分为初、二、三……亥(音悔)九刻。 由于白天的时间比夜晚长的多,所以古人在计算夜晚的时候就把白天的几个小时去掉,只算黑夜的时间。“夜三更”就代表现在的十点钟左右。

总之呢,夜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凭感觉定的! 这样规定有什么好处呢? 方便! 如果以午夜为一个界限,划分昼和夜,那么对于生活在北温带地区的人来说,每一年有一半时间是把太阳升落到地平线以上的时段计入夜里的,而另一半时间则计入了白天。如果这样,对于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就不合适了,因为他们的正午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时刻。 采用“夜三分”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了——不论你在哪里,总是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过“深夜”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