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什么生肖?
这个嘛,就有点意思了 首先我们得知道,古代人观察自然界现象得到的“天干”和“地支”,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 其中“地支”对应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而“天干”对应的则是“甲丙戊庚壬乙丁己辛癸”,10个 然后这10个天干中每个干都有阴阳属性,比如甲是阳干,乙就是阴干;每个地支也有阴阳属性,子为阴支,丑为阳支...这样搭配起来6个阴干支、4个阳干支组成一个月令。
每个月令都有其特定的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干支纪月,上溯到公元前720年,那时候鲁国记载了一次日食,通过计算日期和时辰,发现那天应该是月初,所以用干支纪月推算出来那天的节气是“惊蛰”(其实当时应该已经过了惊蛰) 再往后,古人发现在农历月份里有些日子明显不同于其他日子,有它们独特的自然规律,比如惊蛰过后气温迅速升高,雨水增多;清明前后天气晴朗,草木萌发;谷雨时候农作物开始拔节生长等等……将这些具有独特自然规律的日子用文字记录下来并赋予其特定名称,就成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来了,一个“立春”,一个“惊蛰”,这两个节气的顺序到底是按照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来定的还是按照太阳周年运动来的呢?如果单纯看月亮的话,“惊蛰”应该在“立春”后面,可是如果按太阳运动来看话,“惊蛰”应该在“立春”前面啊! 这可咋整? 我们的祖先很智慧,他们发现了“闰月”这一特殊月份的存在,在农历二月之后多增加的一个月,以补三月之不足。同时他们还发现,农历每年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以后逐渐变长,到了某个节气之日,白昼时长恰好为一年之中最长达94个时辰——也就是冬至后第108天。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个“冬至后第108天”到底应该算做新的一月的开始即“立春”,还是将这个天数加到上一个农历月中作为下一个“惊蛰”的开始? 我们的祖先还是智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规定,从“立冬”开始,每一个新月的第一个节气定为“立春”;而从“大雪”开始,每一个月末最后一个节气定为“冬至”。这样“立春”必定在“立冬”之后,“大雪”之前,而“冬至”肯定在“立春”之前。 同时他们还规定,每个月的“惊蛰”“春分”“清明”“谷雨”都按照阴历每月固定排列顺序不变。
到这里,问题好像解决了,可是你别忘了,他们同时还规定,农历每隔123或135个月就要设置一个“闰月”——这个月既没有“惊蛰”也没有“春分”。 这样,“立春”必然会在一个阳历年中的最后一个月的“惊蛰”之后出现,“冬至”必然会在“立夏”之前。 而“太岁”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它每年环绕地球运行一周,移动八个方位,而在运行过程中经过每个星座的时刻有着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太岁”经“斗柄”指向每个星座的时间平均约为365.2422日。因此每运行至同一个星座时间约为4年。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冲太岁”,什么是“犯太岁”。因为“太岁”沿着“北斗七星”的“斗柄”顺时针方向年年运行,既然如此,当然会有“太岁”逆行的情况发生,那就是“冲太岁”;至于“犯太岁”,是因为“太岁”经过每一个星座的时刻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动,所以在某些年份会“犯”在某些星座,这就叫“犯太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