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私募债券?
1、企业私募债券的发行主体是未上市公司,由于不具备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因此只能通过私募方式融资;
2、企业需要到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确保信息准确高效;
3、信息披露要求较高。 除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外,当出现发行人财务状况恶化或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基金管理人应当及时告知投资者并披露相关信息;
4、风险较大。 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其能够获取的信息量相对有限,很难对整个市场进行充分的研究判断,因此无法通过单独研究某一个企业的基本面来决定是否投资该债券;并且,在交易过程中,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旦发行人财务状况出现重大问题,投资者往往面临“卖难”的局面,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当然,对于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好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企业,其发行的私募债则较为安全。
企业私募债券(以下简称私募债券)与公开发行的企业债券不同,无需经过证监会的审批,它属于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的一个子版块产品,仅限于专业投资者之间买卖。
通俗地说,私募债券是与公募债券相对应的。公募债券在发行、销售和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较为严格的监管要求。而私募债券的发行具有私募性质,不在公开市场发行和交易。私募债券相对公募债券,在发行条件及程序等方面的要求宽松。私募债是相对公募债券而言的,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地下债”或“垃圾债”。私募债券主要发行主体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
企业私募债发行条件的放宽和审核速度的加快,使私募债券逐渐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私募债券占债券发行总量的比重已超过30%。在欧美国家,私募债券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工具。在美国和欧洲,私募债在债券发行总量中的占比已超过30%。在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市场上,超过50%的项目采用杠杆收购的模式,收购资金来源包括普通股、高级担保债券、私募债(垃圾债)等。
目前在国内,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支持和通过股票、债券市场公开融资。2007年,沪深两市A股首发(IPO)融资量为4698亿元,债券市场发债规模为4450亿元,而银行贷款新增量为3.6万亿元,是前两者总量的3倍多。在银行贷款中,小企业得到的贷款在20%上下。在债券市场方面,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主要是央企及大型国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基本被排除在债券市场之外。
私募债发行主体的特定性和投资人的机构化,以及较高的收益率,使私募债的投资风险及发行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要高于公募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