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询字的五行属性?
网上有很多测试网站,通过输入汉字测五行是常见的测试项目之一。但是这类测试的真实性有待考察。五行的划分并不是按照部首来区分的(如上面图片显示)。汉字的五行属性也没有统一标准。 例如“一”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以及简体字“一”,一直是单数词“二”的大写。古代中国以单数为阳,双数为阴。《黄帝内经》有“法于阴阳”“食饮有节,起居有时,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说法。可见古人把“一”定性为阴,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单数(阳)。由此看来,按照笔画数区分五行属性的方法并不可靠。
再例如,我姓“侯”,“侯”字属水,是因为古文字中的“矦”有“拱”的意思,而与水相对应的是木,所以把“矦”的部首“亻”换成了“木”。但我的名字里有“海”,按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水火是不相容的。于是“海”的“氵”又换回成“亻”。这样,一个简单的姓名,五行就被搞成了五个属性。而且这种属性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纯理论性质的存在。
在网上测试出的五行属性和人的真实五行可能根本没有关系。那些所谓根据姓氏预测五行的方法也都是封建迷信。人的五行属性最好不用过分追求,因为真正正确的五行补益应该是针对一个人具体的问题或病症,而不是泛指所有人。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主要用于解释世界间的相关性和复杂性。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中国古代先民认为这五类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五行也指用五类物质的特性比类宇宙万物的属性,并以其相生相克和制化规律来阐述和说明宇宙万物的形成和发展,这便是五行学说。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的,这五种物质被称为“五行”。五行学说的“五”,有“多多”之义,“行”指“运动变化”。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
“曲,生也;直,长也。”有枝条柔和滋长、屈伸伸展之象。引申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属性或作用的事物,均隶属于木。如春季的升发舒畅、肝的条达疏泄、脾的健运等。在人体脏腑组织方面,凡具有疏通、疏散、条达、调达性能的,具有生发、调畅、升发、疏泄等作用的脏腑,如胆、肝、筋以及两胁等,都属于木的特性。
火曰炎上
有炎热、升腾、光明之象,引申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属性或作用的事物,均隶属于火。如气候的温热、阳光的温热、情绪的急躁等。在人体脏腑组织方面,凡是具有温热、升腾、向上、外越、活跃、兴奋、燥(属热邪)等生理特性或病理变化,如心脏、胃等脏腑组织的生理病理现象皆属火。如朱丹溪所谓“升已而降,火之功也”,就是说火的生理功能是向上升发。
土载四行
土有承受、生化、长养、吸收、收敛等特性,如同自然界之土壤,能载养万物生长,发育而敛藏。故有生化、承载、受纳之象。引申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属性或作用的事物,均隶属于土。如人体之脾、胃、口腔等,能运化水谷、吸收其营养,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由于土有化生之意,故有些脏腑的功能也被归属于土,如三焦能化水谷;大肠能传导糟粕;膀胱能贮尿排尿;肺和肾之“纳气”等现象,皆附于土。
金曰从革
从,顺也;革,更也。从革引伸为调杀、变革、肃降;与秋之肃杀、收敛、变革相象,故属金。在与机体有关的脏腑组织方面,凡具有肃降、收敛、清洁、杀伤、沉降、潜降等特性,如肺脏组织的生理病理等,均属于金的特性。金性下降(秋气),故肺经与胃经的循行皆下行为下降。
水曰润下
水善下渗、寒凉、滋润、闭藏、有如冬季气候寒冷、降雨降雪现象,引伸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等属性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在人体脏腑组织方面,凡具有寒凉、滋润、下行、闭藏等生理特性和病理变化,如脑、肾、骨等组织的生理病理现象,皆属水的特性。
一般常用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四时五方”或“四时五脏”及五音、五臭、五味、五色等作为五行属性的归类索引,用“五行字典”可很方便地检索事物的五行属性,但这些只是一种大系,应按具体事物的特性再辨其具体属性。在五脏分五行时,肝虽从木,但肝旺于春,而春不属木,是由于春令之木火同气、相互资助、升发太过,故要以“木得春令,木气太盛,必须以土克之,合土而制其过”之理来分析。但总的说来,肝病取“肝旺于春”之旺相、升发的道理仍从木火同气论治。
在中医的“四时五脏”中,春仍为木,而不按“四时五方”取春为土。因为中医是研究人体的科学,研究脏腑疾病与自然界关系,必须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