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何时开始十一分?
这个问题问对了人,本人自1972年看球开始(但真正在80年代初期才开始打球),一直到现在从未间断,可以算个老球迷了。关于十一分的起源,我相信楼上的朋友已经说了很多,我这里补充一些别的有趣的内容: 首先,不是所有人一开始打乒乓球就是打的十一分。在我最初打球的年代,一般是3局两胜或5局三胜制。当时普遍的用球是“红双喜”406和404D,当然也有少数爱好者用“蝴蝶”、“普莱斯科特”等品牌的球。其中406海绵厚,球较重,适宜大力扣杀;而404D海绵较薄,球略轻,适合拉弧圈。但不管是哪种球,都不是现在通用的乒乓球。因为现在通用的乒乓球起源于二战之后德国生产的一款名为Tobis的乒乓球,这种球较为扁平,重量很轻,且有一定弹性,特别适合快攻打法。
后来,由于亚洲人和欧洲人的身高臂长和欧美运动员不一样,亚洲人在技战术上并不以力量取胜(除了少数变态如张弛),所以当时世界乒坛主流还是喜欢慢节奏的拧拉、摆短、提拉等技法。为此,日本乒乓球队在六十年代末就改进发球和提高接发球能力上下了功夫,同时为了增加比赛的连续性,把原来每盘三局改为五局甚至七局。这样一场比赛下来,往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体力。他们想出了一个奇招,就是用新的赛制来替代原有的规则,这就是“新规则尝试赛”——也就是现在的十一分制。
至于这个新规则的尝试赛为什么会在日本举行,原因也很值得玩味。因为在那个时代,日本的乒乓球水平高于亚洲其他国家,但又不及欧美国家,因此他们的技术打法属于亚洲人不喜欢力量的欧式打法(虽然他们也有横板削球这个独特而又奇葩的技术,但那是另外的故事了)。为了继续保持高水平球员的数量和质量,1964年和1971年的世乒赛,日本人都是采用团体循环赛的选拔方式而不是原先的单打淘汰制。1971年世乒赛后,他们又引入了新规则尝试赛来保持运动员的体能和竞技状态,为将来可能面临的团体循环赛做准备。(在此注明一下,我的资料来源于网上,据说这是日本乒协的官方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