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东区在哪里?
黄埔区是一个有故事的区,它曾经叫做东山区,因为行政区划调整,2014年改名为黄埔区。 很多老广都熟识“东山”这个地名,是因为这里曾是广州的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现在呢,“东山”已经变成了“旧称”。
在地图上找到黄埔区,把它分成四大块,你会发现,东部是一块三角形的地方; 把这块三角地再细分为四块,你会发现,有三块是“凹”字形的,而中间那一小块却是“凸”形,仿佛一个“日”字。 而我今天要介绍的黄埔东区,就是指这中间的一小块。
这一个小块又被称为“三山”地区,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有三个大山:凤凰山下有一寺(原名凤冈寺),石牌中山二路附近有一座镇海楼(俗称广州城隍庙),登峰路与陵园西路交会处有五仙观。 除了这三座大山之外,这一片区域还有多个山岗,诸如云桂岗、水荫岭、淘金湾、鱼尾岗等。
不过,虽然这里的地形像“日”字形,但它的历史却和“月”字有关。 因为这片区域原来是一片冲积平原,明代时,这里是官宦富绅的住宅区,所以明崇祯七年,当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皇帝打算南逃,就曾经在这里下旨,命令大臣们募兵防守。当时,官民纷纷在城内筑土垒墙,准备抵抗北元的铁骑。后来,这些城墙都被拆掉或填平了,只有小半段留在今天的德政北路附近。
到了清代,由于“土官”制被废除,这里成为官方的贫民安置所,称为“火炉山”,因为可以“以工代赈”。至于原因嘛,据说是因为这里气候温暖,适合种植作物。于是,一些流民和手工业者陆续从外地来到这里谋生。他们或是挖坑种植红薯及蔬菜,或在山上砍树烧炭,或捕蛇打猎,或采集树叶制成纸浆然后抄写经书…… 不过,这些人逐渐聚居在一起后,出现了私搭乱建的情况,以至于消防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清道光三十年,广州府责令这些人统一建屋居住,并规定每间房子都要有围墙和门口,而且“屋之左右及后面不准敞空”。
其实,早在明代中叶,这里就已经有了“街”的存在,不过,那些街道都很窄,且高低不平。到了清代,这种斜街歪巷的情况并没有改观,而且还出现了“双夹巷”,即两条窄巷互相交替的现象。民间有“上九街,下九街,九条横街”的说法,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民国时期,这里的房子还是排得密密匝扎,而且没有下水道,一到下雨天,到处都是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