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还能走多远?
先简单明要表述下我的观点,在现有监管体制下,个人小额贷款中介服务很难做成规模化经营,面临严格的资质要求、行业规范和监管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金融消费者的素养提升,个人小额信贷中介服务将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找到适合的发展之路。 中国的小额信贷行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过程(如图1)。2005年前,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小额信贷的概念,行业内也没有统一的标准。2005年,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首次明确认定“小额信贷”是指银行以小额放贷为主要业务,为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提供的融资、理财服务,其中,微小企业是指股东人数200人以下或注册资本金100万元以下的生产经营性企业;个体工商户是指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以个人名义申请的贷款;个人一般指拥有当地长期户籍或者居住证的借款人。 2012年后,监管机构开始着手调整小额信贷行业。2014年,原银监会颁布《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转型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农村商业银行应逐步退出单一的小额贷款业务,探索开展公司类贷款业务。目前,国内大部分小额信贷公司已转型为助贷机构或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科技赋能、数据支撑、平台运营等服务。 作为助贷行业的一员,小贷中介机构主要围绕借款人和投资人两端,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服务。就借款人而言,小贷中介机构可以提供借贷方案策划、申请指导、申请材料准备、借款流程跟踪、还款提醒等多种服务;就投资人来说,小贷中介机构可以协助进行投资风险评估、项目筛选等,以及后续项目的跟踪管理。无论是对借款人还是对投资人,小贷中介服务机构都能够在信息获取、风险识别和评估上起到一定作用,能够降低双方交易的成本。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贷中介机构的收入来源于借款人支付的服务费及投资人收到的利息溢价,因此其在提供服务时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问题。如果过分强调某一方的利益而忽视其他方的需求,势必会造成后续的纠纷,影响行业的良性发展。在小贷中介机构的服务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来应对此类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