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如何改变美国?

付雨淑付雨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冷战过程中,为遏制苏联,美国政府积极利用大学和知识界的力量,大举投资于思想文化与学术研究。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冷战刚开启时为例,当时美国政府和军方设立的各种委员会和研究机构多达47个,几乎都与大学及知识分子有关,研究的领域横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

政府和军方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学术研究的发展,一方面使大学的“智库”与“人才孵化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使新兴的专业学科,如国际关系学、比较文学、区域研究、战略研究等,在学术丛林中越来越枝繁叶茂。

冷战场域下政府对学术研究的投入,其直接效果是使美国的学术研究不仅引领了世界社会科学的前沿,而且为美国政府的国家战略尤其是遏制战略献计献策,提供智力支持。但与此同时,政府扶持和资助学术研究、鼓励“智库”为国家战略服务,也潜在地导致学界对政府的“依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后来美国盛行的“知识资本主义”。

就学术发展本身而言,政府的资助和要求使大学的文科和人文学科日益“科学化”,甚至“军事化”(所谓“战争驱动的学术”),而大学和知识分子本身越来越成为冷战格局和冷战思维的“内化”力量。

“内/外”战场的合流,不仅使美国的学术研究在“军事”和“战略”化的同时,出现“去伦理化”现象(只要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就好,不必考虑学术行为的合乎伦理的一面);“知识资本主义”化导致的大学“公司化”和“商业化”,也成为学界人士忧心忡忡的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