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字几笔五行?

鄢芝采鄢芝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董,主也;从亻重,重言董。” 段玉裁注:“董之者,正谓主宰其事,无所不主……董与的主古相通而实异。凡作主、主意、主旨皆用董。” “重言董”就是“董董”“主主”的意思了(其实应该把古文里的“言”理解成语气助词)——可见董字的本义是“主持,负责”,引申为“主管,督责”等意。

因为古代官制的关系,很多地名里都含有“令”“长”二字的,所以董这个掌管的意思,往往表示此地为县令或县长所管辖。比如山东的东阿县原名东阿董城,是因为西汉设县时是以县城周围有董姓居民而命名的;再如河南有个浚县,也是因为汉时因有浚水穿城而过而得名。但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名字在后来却都被省去了“董”“浚”二字,仅仅保留了方位+水的形式,估计都是出于简化和容易识记的原因吧。

因此可以说,董这个字在古代虽然含义复杂,变化较多,但它最基础的本意还是一种执掌和担当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还相当强烈,以至于在甲骨文中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写法来反映它的含义——一个是金文字形,一个人骨刻辞字形1.25(图)。 后者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人”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由三条竖线构成的图形,它代表什么呢?据学者们分析,这其实是个象形的斧刃,表示手持斧头砍伐树木从事劳动的景象[1]——那么这也就意味着,“董”最初的意思应该是手执斧钺,担当责任之意。这一点其实与现代汉语中的“执行”一词颇为相似!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的话,董五行为木似乎更为合理些呢~=v=

PS: 其实我还挺喜欢这种金文和人骨刻辞字形双管齐下的造字方法的^-^~~感觉特别的有历史沧桑感XD

1. 张立林编著.甲骨文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牧晨曦牧晨曦优质答主

“董”字的笔画是 8画,五行属火; 《康熙字典》里记载如下: 部首笔画:5 总笔画数:10。 五笔98编码:JQWK

康熙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 "董"字的意思是:「董」,同「峒」。《说文解字》:「土室也。从宀,重屋也。一曰牖,室中有木。」。

「董」字古音读作「duò」、「zhōu」或「dŭn」。以「hào」「huàng」声符表示「董」字在「山」部的位置。「dǒng」是「dòu」「zhòu」的繁体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