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属于上海哪个区?

王圣涵王圣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前属于江苏南通,现在是属于上海市的崇明区. 崇明岛又称“崇明”、“崇明湖”,是中国第三大岛屿,位于长江口,是江(长江)、海(东海)、河(黄浦江)的交汇处。全岛总面积1041.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0%以上,有“草木茂盛之岛”“长江明珠”之称。 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元末义军张士诚在崇明建都立国,称吴王,定国号为“吴门氏”;明朝初年,朱元璋把张士诚降将李伯升所部5万大军调往崇明屯田,此后数年,又陆续从江南各地押送军民至崇明垦种,使崇明白昼千里,夜间万家灯火的景象。这些移民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和先进文化,使崇明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也逐渐被纳入中国王朝统治体系。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前后,上海县与北新泾、上海漕运衙门及上海府学先后迁至崇明县城,使崇明城区规模逐渐扩大。道光二十年(1840年)后,西方列强入侵,上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缫丝和棉纺为主的手工制造业兴起,为适应外贸的需要,上海开始建造外洋码头,并逐步形成近代工业体系。随着上海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趋于紧张,上海开始向周边郊区扩张。

二十世纪初,上海公共租界向北扩展到宝山路一带时,因与北大门相冲突,英美租界当局于1900年与清政府订立《南苏州路划界章程》,正式将南苏州路以北一带地方划拨给英国驻沪领事馆管辖,设立英租界的北区,俗称“上只角”。之后又有法租界的西区、日本租界的东区,合称“三大租界”。由于“上只角”距老城厢较远,当时还属农村,故地价便宜,多属华界。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38年占领上海,随即以“上海市政府”为名,在租界北区设立伪政权行政机构,并将原法租界的贝当路改名为杜威路(即现在的镇宁路),把原租界西区的番禺路改名为梅龙镇,作为日租界。1943年,汪精卫集团建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行宪建都,以南京为大本,将东三省收回,改为“兴安省”,又把上海各租界合并起来,命名为“特三区”,实行直接管理,并仿照法租界的方式设立警察部门和工部局等机构,以加强伪政权的地位。

抗战胜利后,上海由国民党政府接管,对日籍人员及其财产进行清查登记。1946年底,根据国民政府的命令,上海各区重新划分,原来的“三租界”被废除,将其并入全市十六个市区之中。同时,为配合国民党政府的内战方针,在上海地区推行“都市计划”(亦称“新都市建设”),将原华界和前租界区的土地统一编组,划分小区,分别予以开发和建设。据此,将原属青浦县的嘉定镇和宝山县的罗店、潘家湾等地划归上海,并将苏州以南的地区划归松江县,作为新兴工业的开发区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