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通货膨胀吗?

许晓东许晓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CPI和PPI的波动并不对应于通胀的变化,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从历史数据来看,CPI和PPI有同步变动的时候(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也有不同步变动的时候(如2016年)。 影响CPI变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食品价格、居住价格等都有比较大的波动,但这些因素都不直接影响生产价格。而PPI则是直接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变化情况。也就是说,虽然二者的波动方向可能一样,但造成波动的原因并不相同。

之所以会提出“通涨”的概念,是因为我们观察到的物价变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自然灾害、国际形势等等。在这些因素中,有些属于需求层面,比如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也有一些是供给层面的变动,比如能源和商品的供应。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汇率变动。

由于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无论是需求拉动型通胀还是供给驱动型通胀,归根到底都可以归结为市场经济下的通货膨胀现象——在商品市场(包括服务市场)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上涨。 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就是保持宏观上的总量(供给和需求)平衡。从理论上来看,只要实现了总供求平衡,通胀或者通缩都没有了存在的土壤。当然,这是把经济理想化地看作是一个整体,而实际上,经济是由许许多多的市场主体组成的,各个市场主体的目标函数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在很多时候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尽管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调节总供求,但这种调整并不是即时有效且没有任何成本的。再加上国际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因素的冲击,使调控变得更为复杂。 总之,中国目前的通胀问题是结构性通胀问题。

一方面,我们有大量的低收入群体,他们的收入增长比较缓慢甚至会出现负增长;另一方面,我们的生活成本在不断上升,尤其是住房、教育、医疗的成本居高不下。在两者之间的中间阶层则面临着收入增长停滞和通胀上行的双重压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民生改善,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关系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为此,政府需要采取综合性的调控措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分配改革,关注社会公平,特别是要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标本兼治,逐步消除产生通胀的根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