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为什么去的美国?

印雅亮印雅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个伟大的运动员,到了职业生涯末期,选择去美国学习、生活,这有错吗? 有人说她背叛了祖国,为了美国的利益,才远离故土的,难道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末期就没有享受生活,继续完成未完成的学业这一说吗? 为什么一定要限定在“国家队”这个范围内呢? 朱婷去意大利女排效力,帮助球队夺得世俱杯冠军,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大满贯,这不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吗? 张怡宁退役之后去北大深造,学完了之后又回到北京体育大学执教,这是不是一种完美的谢幕呢?

同样是一个伟大的球员,张蓉芳在职业生涯末年选择了出国留学,学习英文,这有错吗? 还有蔡斌、陈忠和,他们在执教中国女排期间没有取得太好的成绩,奥运会世锦赛这样的大赛基本上都没有成绩,甚至是在亚锦赛这样级别的比赛中输球,遭到国内球迷的批评。 他们退出国家队后,去了哪里?蔡斌去江苏队重新执掌教鞭,陈忠和去清华深造。这两个人的选择也没有什么问题吧。

再说说郎平,如果说以上几个人退役去做什么都是自由的话,那么郎平呢?她不一样,因为她是奥运冠军,是世界第一的副攻手,是中国女排的灵魂人物。因此就注定了她的退役选择受到更多的关注,也受到了更大的质疑。 因为一旦你作为运动员拥有超越其他人的影响力时,那么人们对你的要求也同样超越了其他人。

我觉得对郎平的要求应该分两个方面来看待,一是她对排球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二是在事业与生活中的取舍。 从排球的角度来说,郎平已经为中国排球奋斗了一辈子。年轻时候的她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国家队的集训和比赛。中年时期的她虽然离开了国家队,但是依旧在中国排坛保持着相当高的地位,先后担任浙江队、福建队主教练,并且成功地把当时处于低谷期的浙江女排带上冠军的宝座;后来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之后,她又用五年时间把一支所谓“弱旅”打造成世界劲旅,两次世界冠军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另一方面来说,谁也不能否认郎平的另一重身份——女排球运动员。作为一个职业的运动运动员,我们在称赞的同时也要看到背后的付出的辛苦和艰辛。 35岁对于排球运动员来说已经到了生涯末期,这个时候的选择应该由自己和家庭来做主。

不管怎么说,希望郎指导能安心养伤,早日康复,将来能在教练岗位继续为中国排球贡献力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