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有什么景点?
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的墓葬,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麓。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为防范北方蒙古的进攻,决定在长城以北修建皇陵,并选择“风水”极好的昌平天寿山作为基地。
十三陵最早开始修建的是长陵(明成祖朱元璋的陵墓)和献陵(明成祖朱棣的母亲徐达夫人马氏的陵墓),后来陆续修建了到崇祯帝的思陵为止。 从长陵到定陵之间还有景陵、裕陵和茂陵,从定陵往上分别是永陵、惠陵、昭陵和崇陵;其中崇陵尚未完全竣工,但葬的是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两人,因此通常把这里也称作十三陵。 十三座陵寝中,只有定陵和昭陵曾被打开过。
现在十三陵开放的有7座,依次是长陵、定陵和昭陵、神路、景陵、茂陵、永陵、惠陵。另外6座陵园除思陵外,都建有围墙等保护设施,但是一般游客不能进入参观。 景区内的建筑包括神道、陵墓和陪葬墓三个部分,神道上最醒目的建筑是神道碑坊,它是一座四柱七楼式的石构建筑,由三块雕有云龙石的石牌坊横联组成,中间一块上书“圣德昌祥”四个大字,两侧刻着对帝王进行颂扬的诗赋文词。
在神道的尽头有一座巨大的石像生群,由石象、石狮及华表等构成。此外还有望陵亭和望华亭供游人休息。 在神路的北面有三个陵园,依次是景陵、茂陵和永陵。这三座陵园规模很小,除石碑之外没有任何附属建筑和石刻。 长陵是十三陵中的第一座陵墓,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它是明成祖与仁孝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长陵的陵区范围很大,除了这座主陵区以外还包括很多附属建筑的陵区和村落的区域。
长陵的神道上还留有当年下马石碑的遗迹和石像生。长陵的石碑比神道碑坊要小一些,不过它的基座上有两只狮子,这是石像生中仅见的动物形象。 长陵的地面建筑保存得相对较好,主殿祾恩殿是明陵中最大的地面建筑,其形制和故宫太和殿一样,都是重檐庑殿顶。 祾恩殿前的月牙城是明清两代的陵园禁地,如今被辟为一个小型博物馆,陈列介绍关于十三陵的各种文物。 定陵建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原称“庆陵”。 定陵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有世所罕见的金丝楠木棺材、明熹宗的玉玺以及万历朝的龙袍和明神宗与慈圣皇太后的丝绒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