纁五行属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莫名其妙,“纁”怎么有五行了? 据我所知,《康熙字典》等书都没有解释“纁”的五行为何。我翻遍古代文献也没有找到一条史料证明“纁”是金、木、水、火、土中的某一种。 但是根据我的猜测(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五色”中的青、黄二色在古人看来是有五行的;那么赤色的“纁”自然也是应该具有相应的五行。而“纁”和“黄”都是黄色系,所以我觉得“纁”的五行可能是土,或者说是黄色系的五行吧。 所以我认为楼上的答案都有道理,但都不完全正确。要准确地说来,应该是“纁”的五行当黄,但又不是黄色的五行。
另外我还发现一点,那就是周朝时期似乎没有专门指代黄颜色的词,除了“黄”之外就是“纁”了。但是秦之后的汉以后,开始出现一个专门的词汇——赭,这个词就专指“红黑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个人认为,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周人重青赤黑四色而非黄白两色,所以黄并不突出;同时秦之后汉人继承了周人的正朔,所以他们也会沿用周人观念而不去把黄特别凸显出来;二是秦时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规定凡犯死刑者皆“劓黥”,也就是割鼻刺墨;而劓刑后的罪犯脸上会留下黑色的创痕,因此被称为“赭衣”,久而久之就成了罪犯的代名词。而秦末起义军大多身着红色服装,因为红色在当时的普通民众中是比较容易得到的;而且红色也象征着血气和生命,所以当时的人们都把起义军当成了英雄而纷纷响应,于是才有了刘邦“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实际上是把赭衣的罪犯等同于普通犯罪者的行为进行了法律化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