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的五行是什么?
「木」是自然属性,也是人类社会属性的根源 《礼记·檀弓下》中有言 “丧有全棺、有披衾、有漱盥、有反衣、有礼衣;” 古人在入殓时,会在棺材中放入随葬品—这些随葬品被称之为“棺中之物”,其中有衣服、器皿等日用品,也有瓜果蔬菜一类的食品。 古人相信人死之后会有来世,因此在入殓时将“棺中之物”摆放整齐,希望死者在阴间也能使用。
同时,“棺中之物”也暗示了死者生前的身份与地位,越是富贵之人,下葬时随葬品就越丰富。比如周代天子下葬时有“鼎一百件、笾豆(古代祭祀、宴享时使用的一种礼器)、簋各一千件,等等”(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而穷苦人家去世,往往没有下葬(入土为安)的能力,只能将棺椁停放于堂屋之中,任其腐烂。 「木」是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与当代社会中人们买房买车、追逐名利的本质有何异同呢? 因此我赞同“五行”中的“火”属性,既包含了文明与礼仪的传承,同时也暗示了欲望与贪婪的根源。
海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英雄树”,并有“国艳”之誉。其叶为木属,绿色属木;其根在地下为水,木生水;其花色有红、粉红、橙红,红色属火,木生火;其果为红褐色,内包五色的籽,也属火;海棠枝干为金,火生土,土生金。木、火、土、金、水五行俱全,因而吉祥。
海棠花的五色中,以红为主色,五行之火为阳性,因此,海棠又被称为阳性花。海棠有四品格:意中之色,艳而不俗,是为艳格;无意之色,不争不抢,是为淡格;全色之色,五色具备,是为富格;残花之色,零落依旧香如故,是为雅格。在中国传统文化“梅、兰、竹、菊、荷、牡丹、海棠、茶花”九大名花中,唯海棠集诸花之美于一身,艳、淡、富、雅兼备,为九花之冠。
海棠开园时,满树繁花,有如锦铺,故而有“花塔”之称。有诗云:“嫣然欲笑媚靥,情侣尊前。俨艳明妆,新来殿得东风宠,有娇饶丰韵。”写尽了海棠的“艳格”。古时在私塾读书的学子,每逢读书间歇,走出书斋,来到有海棠的园圃,顿时心旷神怡,觉得一切的苦读都有了回报,因此才有“雅俗共赏”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