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五行属性是什么?
在《五行大义》中提到,“南方火”,指的是太阳运行到的位置; “西方金”,指的是月亮运行到的位置; 在古书《史记·天官书》中就有记载:“日、月、五星,晨出现在东方称‘启明’,暮出现在西方称‘长庚’。” 月出卯,月落酉,日月食皆于朔望。(注:古人认为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月亮不同,有“朔”“望”之分) 而在古人的星象图中,把日月所行的路径用两条曲线表示了出来——就是著名的“黄道”与“白道”。 所以后来的人们根据这些古代文献以及观察记录总结出一个规律:太阳和月亮每天的位置都在一条由东往西倾斜的不间断的曲线上去,而这条曲线被划分为24等份,每等份代表一个时辰:
这个分度方法被称为“二十四节气”,它很好地反映了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的规律。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农历”就是以这种划分方法为基础制定的。 在“五行”中,“木”代表春天,“火”代表夏天,“土”代表长夏(也就是现在的季节“夏秋之间”),“金”代表秋天,“水”代表冬天。 而每个季节都被赋予了明确的五行属性,《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春季属木,夏季属火,秋季属金,冬季属水。” 其中“土”没有归属到某个具体的季节,是因为土具有特定的涵义。
以上都是古代的哲学理论,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这些理论的错误之处。但是古人通过这些简单的方法总结出的客观规律却对我们至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