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怎么看中国支付?

宓梓墨宓梓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要分两个角度看,一个是对于中国以外的人来说,他们对中国银联和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的使用频率如何估计呢?另一个就是在中国,大家使用微信财付通、支付宝快捷支付的频率又如何呢?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答案都指向一个点——移动支付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支付方式。 先看看国际上对中国的移动支付是咋评价的。

2014年5月8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报告称,目前全球有98%的移动支付交易发生在智能手机上,预计到2017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83%。而在2011年时,这一数据还仅为26%。同时该报告还指出,得益于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中,唯一个人金融渗透率超过美国的地方。

再看一则新闻,2014年11月底,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中国正掀起一场移动支付风暴。报道称,中国目前有近一半的手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服务。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中国手机网民已经达到6.95亿,比2012年增加1.44亿,占全部网民人数的80.9%。《福布斯》杂志此前也曾刊文指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移动支付的市场领跑者之一。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发现,中国的移动支付不仅深受国内用户的喜爱,同时也受到了国外用户以及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再来看看国内的情况。随着扫码支付、NFC支付等的陆续推出,微信和支付宝在支付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根据腾讯最新发布的Q3财报来看,微信支付的商户支付日均交易量已经达千亿元级别水平;而支付宝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0月份,支付宝的移动端支付累计交易笔数也已经达到173亿笔。

除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外,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也都在纷纷布局移动支付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国内大多数用户已习惯使用手机支付功能,但人们使用的手机支付工具却只有支付宝、微信两大类。根据易观近日发布的第三方支付交易金额排行显示,从2013年开始,支付宝一直稳居行业交易额首位,到2014年上半年更以2544.6亿的交易额遥遥领先于其他支付企业;紧随其后的是微信支付,上半年交易额为754亿元。

涂爱华涂爱华优质答主

移动支付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令世界叹为观止。中国支付行业在应用落地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和超前,尤其是在互联网思维方面全球领先。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来说,已经反超了传统IT强国——欧美国家。

在支付应用层面,很多国家与中国有“时差”。欧美国家信用卡发展得早,用户接受度和渗透率极高,所以他们由刷卡向移动终端迁移的过程非常自然。由于在信用卡阶段没有实现完全普及,中国“跳过”信用卡,直接大踏步进入移动支付阶段,因此,在移动支付领域,中国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步实现了创新和应用落地,甚至赶超了发达国家。

但移动支付仅仅是一种应用和载体,支付的底层技术发展水平,与支付应用水平有时差。如果把移动支付看作产品和方案,欧美还是引领者,中国的长处在于如何落地这个方案,而他们则更擅长于“造车”。

在应用方面超越发达国家,不代表技术超越。支付应用是技术和产业的综合产物,支付体验是政府、商家、消费者等群体共同塑造和影响的产物。中国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在应用落地时具有“水土不服”现象,难以在海外直接应用。

因此,中国移动支付的先进技术在“走出去”时,采取一种“因地制宜”的方式,而非完全输出或复制。

如果把支付行业的技术创新分为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两级,中国在应用创新方面做得十分突出,但在基础创新上相对缺失。由于支付系统不是单独运行的,所有创新一定是综合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创新的产物,中国在支付技术创新方面受到两个局限性影响。

一是对国际技术标准的依赖度较高。目前中国采用的IC借记/贷记卡产品国际EMV标准和PBOC标准,仍然缺乏独立自主的标准。虽然中国在PBOC标准的实施上有所创新,但整体上仍缺乏自有的技术标准制定权和发行权。

二是对国外专利技术的依赖度较高。很多核心技术和产品专利都被国外厂商所垄断。

支付行业从技术角度看是一个高度跨界的行业,未来仍然会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最为活跃和先进的领域之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