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降低税费成本?
目前我国的税收体制是一个分税制的体制,这就造成了税收在理论上和实际中都是作为地方收入的一部分的,所以地方税务部门是有一定的征税权力的,而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当然也就要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了! 那么从企业角度来看,该如何进行合规纳税,降低税务负担呢?
1、做好发票管理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支出才准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也就是说除了允许税前扣除的外,其他都不能在所得税前列支(不得抵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对各种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相关性进行审核,保证税前扣除凭证的完整性、连续性,杜绝偷税漏税的发生。
2、重视税务登记证、税务报道等事宜 自纳税人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发放税务登记证及税务登记副本;办理税务登记后税务局会发放税务登记证件,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是应该挂在公司办公地点显眼处供执法人员查看,副本则由企业妥善保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税务登记证的领取不需要花钱,但是办理注销手续的时候需要一并交回。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企业应该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及时办理年检等相关事项。
3、依法诚信缴纳税款 很多企业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那就是能少缴一点税就少缴一点,甚至是偷税漏税。在此提醒千万不要抱有这样的心理,因为税不是你应交了就一定能少缴的,况且偷税漏税是违法的。
企业的开支是多方面的,成本与开支是不一样的,开支并不完全进入成本,成本属于开支,开支不属于成本,比如企业捐赠福利等开支就不能计入成本。在各种开支中,与企业净利润形成无关的费用,都属于开支。因此说,企业的开支项目很多,企业支出的成本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难以降低的就是税费成本。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在成本的控制上下功夫,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利用税法的有关条款,选择有利于本企业的计税方法,达到减少缴纳税款、增加现金净流入量的目的。
目前我国对于产品成本的管理正在由传统的标准成本法向作业成本法转变,税务筹划也是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将税务筹划纳入成本管理体系中,建立“成本一税务筹划”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税务筹划部门成为成本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参与成本决策过程。成本管理委员会制定成本指标时,应包含税务筹划指标,并将税务筹划指标分解至各部门,由预算部门组织落实与考核。
从目前税务筹划的现状来看,应加强以研发为导向的税务筹划管理。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政府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对于研发支出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目前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所得税方面,但随着税务筹划的进一步推进,对研发费用在其他税种中给予减免也是有可能的。二是研发费用不仅在税前可以全额扣除,而且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计入管理费用在实际发生额的基础上,再加计扣除50%;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进行税前分摊扣除。三是研发费用的支出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和可控性,因此,加强以研发为主导的税务筹划,能有效地增加企业现金净流入量,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