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有多少破产企业?
我接触的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确实有不少都是经营不善倒闭的(因为接触的很多都身处长三角一带,所以遇到的疫情反复的情况不算非常严重);但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导致企业运转困难的,比如今年初接触的一家华东地区的电子新材料公司,规模不大,但在行业内已经算比较有名气的企业了,当时听说是因为资金流出现问题,银行催着还钱,还不到20亿的注册资金,家里有钱也不够还的,最后就急急忙忙处理资产,当时刚好疫情又比较严重,很多物流都发不了,货物运不出去,最后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厂子拍卖掉来还债。。。
但是我觉得相对来说还是疫情导致的生产停滞对企业的影响更大一些吧,毕竟经营不善导致的亏损,如果企业本身运营良好,问题也不大(对于大多数普通企业来说能够保持正常盈利就已经很不错了),最严重也就是财务状况不好,银行贷款还不上面临被诉的风险,但是至少还维持得住这个企业,而这次疫情很多企业本来都已经复工了,结果因为疫情反弹又不得不停工停产,这影响才是致命的,本来已经复苏的行业一下子又跌入谷底,很多小企业可能本来就挣扎在生死边缘,这次估计也是彻底垮掉了。。。
2015年,中国有5644户企业破产退出市场。2016年,全国共有22182家企业通过法院宣布破产退出了市场,其中12994户为无财产可执行等不符合法定宣告破产条件的“僵尸企业”,分别比2015年增加了1545.67%和37.24%,法院“执转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有效化解了执行不能案件积压和司法资源过度消耗问题,促进了无市场前景企业出清。
破产制度是一种市场退出制度,当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了负债,不申请破产又不积极还债,那么这个企业在市场中就是一个“僵尸企业”,会占有场地、资金、原材料、人力资源等市场资源,其他有活力的企业想用但是用不了,因此既拖累了有活力的企业的发展,又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破产制度是为在市场中经营失败的企业(包括债权人)提供的一种补救和救济的制度,其作用一是促使企业摆脱债务负担,获得重生,二是在企业确实没有生机的情况下合理、有序、公平地结束其生命。
在国际上普遍存在着比较完善的破产制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建立了以破产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为基本框架的破产法律制度。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破产制度越来越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企业破产清算主导、市场有序退出的机制”。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等多部法律进行了修订,破产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我国进入了一个破产高峰。企业破产案件数量迅速增长。比如,2016年,全国法院新受理了4327件破产案件,同比增长了2.88倍。一些有重大影响的著名企业陆续实施了破产清算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