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每局比赛采取多少分赛制?
职业比赛有21分和31分两种,其中31分的比赛方式又称为“大满贯”。 业余比赛中多采用15分和20分,有时也有9分或11分的,但比较少见。 无论哪种计分方法,第1分一定要打出来(因为发球得分),否则失分就要重新开始打,一直到1分或者2分为止,这个规定是确保比赛的连贯性。 比如一场21分的比赛,一般要打47或者63分钟。如果某一方先得到21分,那就停止计时,同时加一个“局点”。所谓“局点”就是领先对方2分,再得1分就获胜的意思。
这时双方交换场地,继续比赛,先看拿到31分的人胜出,也就是这场比赛结束了;要是31分还没拿到手,那么谁先超过15分(包括15分),谁就胜利了。当然,如果是9分、11分的话,那就是谁领先谁就赢了。 大满贯的31分怎么拿呢?很简单,每一局先拿到31分者胜,这样就不考虑对手接球的情况,反正每得一分都扣1分。所以又叫“无限制比赛”。不过这种打法很容易出现“12比11”的局面,很考验双方的体力与意志力!
一、21分制的演变
在正式的乒乓球比赛中,总共有三种计分方法的演变。第 一种是从1952年到1989年期间使用,当一方选手在获得21分后会获取这一局的胜利,但是前提是获得21分时必须有2分的领先,如果比分打到20平之后,那么就需要领先3分(22-20)才可赢得这一局较量,以此类推。该计分制每2分就进行换边,也就是2分1局。
第二种是由1989年到2000年期间采用,这一计分规则与第一种类似。最大的革新就是由每2分换边,变成了5分1局,也就是获得5分换边,但是21分领先2分获胜这一制度依旧保持。第二种计分制目前还使用在乒超联赛中,而日本的T联赛也一直沿用这一计分模式。
第三种计分模式就是目前世界比赛采用的方法。从2001年开始使用了11分制,每一方选手获得11分就可以拿下这一局的胜利,但是在10平之后,就必须获得两分优势(12-10)才能胜利。计分方式依旧是5分1局,相比21分制的10局来说更加省时。
二、11分制更具观赏性
可能很多老球迷会更加青睐于21分制,因为这一计分方式沿用的时间更长,而且更有技巧性。的确,21分制的乒乓球比赛在最后阶段,往往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战术策略,甚至还有故意让一两分的情况。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全世界进入到一个快速的时代,11分制的乒乓球项目才能更好的抓住观众的目光,而21分制的比赛很可能还没进入对攻大战,观众们就失去耐心,从而转到了其他地方。
11分制的出现,让比赛节奏加快,虽然表面上看上去略显粗放,但是依旧能看到高水平选手各种“神仙球”,而且当双方打到10平之后,几乎不会存在太多的战术跑动,比的更多是双方的硬实力,谁能够在关键分更敢于发力,哪一方更敢于侧身抢攻。而且11分制出现后,往往一场比赛34局就有可能分出胜负。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可能打到56局。但是,21分制最多能打20局,这显然不符合时代进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