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躲避美国缩表?

佘橘碧佘橘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应该明确一点事实来打消一些人的顾虑,即目前美联储仍然处于加息周期当中,而并不是外界所认为的“零利率”(其实美联储的目标利率是负值),因此所谓的“缩减购买资产规模”也并不是外界所理解的那么可怕——只要美联储依然维持量化宽松的政策,只不过减少购买了罢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美元资产的抛售其实一直以来都有,而且也不是突然开始的.早在2013年就开始的QE3只不过是让这个过程延期了而已;

其次,当前美联储的政策目标已经转向了缩减资产负债表,实际上自2017年以来联储局就已经开始在逐渐减持手中持有的债券了,不过速度很慢(相对于市场预期而言).而此次联储局官员的表态比起过去要更为坚定,也就是意味着未来减持的速度可能会加快,不过考虑到之前一直在缓慢进行,短时间也并不会对市场造成多大的冲击;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联储局的资产负债表与央行不同,它并不直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但实际上它的扩张收缩同样会影响市场的资金面情况.因为美国的财政部的债务都是委托联储局管理的,当联储局扩张资产的时候,事实上就是财政部发行国债置换了居民和企业手中的货币和存款,而当联储局收窄资产的时候,实际上就等于财政部减少了国债发行量,相当于居民和企业用货币和存款置换了政府欠下的债务.当然,这是联储局作为最后贷款机构的职能,在危机时刻可以发挥调节市场的作用,而在目前经济复苏的阶段,这种职能显然不会过于猛烈。

需要认清当前世界经济的运行逻辑.从次贷危机到现在的所谓“滞涨”其实质是美国货币政策失效导致的.如果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美联储应该早就应该加息到正常水平了,甚至应该早早开始减仓以应对可能的风险,毕竟2%的目标利率要比零利率更加符合常理,也更具执行力.但现实是美联储连正常的加息都不敢(实际上自从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每次加息都缩手缩脚的),更别提减仓了,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任何一次加息都有可能引起危机的爆发,而每一次减仓都很有可能导致市场的崩溃,这就是典型的“减不起、不敢加”,实际上美联储已经陷入了一个“悖论”之中无法脱身,而这种“悖论”的根源就在美国的海外霸权地位上,可以说没有美国霸权的支撑,什么加息减仓根本就不存在的可能;

从这一点来看,所谓的缩表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更具有灵活性,毕竟中国并没有跟随美国加息,反而保持了定力,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讨论缩表的问题其实本身就没有意义,因为根本不会出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