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属于五行属什么?
关于阴阳五行学说,在《易传》中有了完整的论述——“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济,五行之道也”。这里的阴阳和五行并不是指自然界中的阴阳和五行,而是指事物所具有的两重性(即阳具阴具)和五个特性(即金木水火土) 这种两重性和五行的关系,被后世概括为“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互根”“五行相生”等。 那么,为什么说五行学说是阴阳理论的具体化呢?因为五行之间关系的确定恰恰就是根据阴阳属性的差异而划分的——阳见阳为刚,阳见阴为柔;阴见阳为暗,阴见阴为冥。这样,用阴阳来区分五行的属性就变得一目了然了。
同时,我们也能明白孔子为什么要用“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了——“礼者,阴阳之和,五行之序。”(《春秋繁露·阳尊阴卑》)因为“礼”正是由阴阳五行构成的。所谓“阴阳之为礼,天地之序也……五行之为礼,天地之用也”(同上)。所以人们常说“礼者,五行之序也”。
总之,没有阴阳,就没有了一切;同样,没有五行,也就没有了一切。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这正如大自然中所呈现的那般神奇与完美!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后人常常把五行和金木水火土联系起来并作为代表自然的七种元素,但是,这里所谓的五行并不代表自然界里的金木水火土——它们只是古人赋予五行的几种行为特性的象征或标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