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银发时代?
少子化,老龄化,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先来看看日本是怎么应对的。2013年日本颁布了《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大纲》,提出“新老人”的概念,把47岁以下的人群称之为“新人类”,把47岁以上的人定义为“老人类”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在养老金制度上,《大纲》要求逐步降低缴费比例,提高待遇水平;在税收体制上,《大纲》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以延续纳税行为等。 在住房上,《大纲》提出了“住宅金融·建设公社”的方案,通过政府出资和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中老年人新建自住房屋或购买二手房进行装修再投入以便重新开启新生活。
除了上述物质层面的应对方案之外,《大纲》还从公共政策层面着手考虑到了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力图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养老体系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多样化的需求。比如鼓励企业开展带薪休假制度、推行每周休二日缓老龄化的计划等。 不难看出,日本是在用一整套的制度安排,包括产业、财政、税收、金融等多个方面来应对少子老龄化。
再来看我国。人口学专家王丰认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出生人口大幅下滑,而未来二胎政策也不会引起出生人口的大爆发,因此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样的趋势,我们只能积极应对。
在社保基金方面,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还有15万亿,并且收入增长强劲,2016年达到了3.29万亿元,只要保持稳定的收入增长模式,足以支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运行。 我们还应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探索多元化的供给渠道,满足百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同时,还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发展以房养老等多种业务,为老年人的财产实现保值增值。
在医疗方面,我们可以引入商业保险机制,鼓励健康保险行业发展,通过市场方式满足多样化医疗需求。 我们还应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美国有将近一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一方面是因为子女陪伴在身边能够给予精神上慰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长期的护理服务能够提供专业细致的照顾。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制度设计上我们要大力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建立一个覆盖全生命周期、涵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福利补助等多项内容的系统规划。 总之,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个宏观环境进行顶层设计,在制度安排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