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癸是什么五行?
“黄历”的“历”字,是“建除十二客”中的“建日”、“除日”等十二个字,而每个字都对应着一种事物或事件。所以“黄历”实质上就是反映自然界和社会事物变化的规律性。 那么怎么通过这一个个单调的字来了解其中的大道理呢?这就涉及到古人造字的奥妙和易经的数理了。 在古代汉族劳动人民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是自然现象,于是他们给自然物起名字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些自然的特性,例如,“山”和“水”两个字,就反映了山的隆高和水向下流的两个特征;而在给人类社会现象命名时,也会注意到这些事象的特征,例如“君”“臣”“父”“子”等字形,就体现了上下级的区别与尊卑的长幼顺序。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他们把那些具有相同含义的词用同一个字表示,形成了同义词群。但是,为了区分不同的事物,每一个词都必须有个别名称,这种个别名称往往就体现在造字方法上。在汉字中,有些字是由一个独体字构成的(又称“单一结构”),如“大”“小”“高”“低”等,这类字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它们要符合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所构成的字形必须能表现出这些名词的某种特点或者与其它事物的某种区别。
因此当我们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只要多留意下它所在的行和其他字的搭配,便能够大致猜得其意思。 所以,你懂得造字原理吗?
干支纪元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记录时间的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两组表字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两两相配,就构成了“干支纪元法”。一共有60组不同的配对,称为“六十甲子”。从2004年开始直到2063年,正好是一个“甲子”。
中国的干支纪元法对于中国民俗文化影响极为深刻。通常,人们认为,不同的干支搭配反映着不同的吉祥状况,人们一般会使用干支纪元法来选择结婚的日子或者开业的日子。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干支纪元法对于人的姓名没有任何作用。 2.天干,地支
“干支纪元法”需要两组符号:一组符号叫做“天干”, 另一组符号叫做“地支”。
天干有十个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互相配合正好可以组成一组吉祥语,称为“干支”。
天干和地支不仅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号系统,而且分别象征着不同的含义。比如,五行,方位等等。 3.天干的含义
中国人把自然界分为五类,称为“五材”,分别是金,木,水,火,土。这就是所谓的“五行”,五行是“干支纪元法”的生命源泉。因此,天干分别和“五行”具有对应的关系。“甲,乙”对应“木”;“丙,丁”对应“火”;“戊,己”对应“土”;“庚,辛”对应“金”;“壬,癸”对应“水”。
同时,天干也对应着五个方位:东,南,中,西,北。“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此外,天干还对应着阴阳。所谓“阳干”包括:甲,丙,戊,庚,壬。所谓“阴干”包括:乙,丁,己,辛,癸。
天干除了以上三种含义以外,还有“十神”对应等涵义。但是,对于中国人取名没有太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