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中国赚钱么?
奥运会上中国拿了那么多块金牌,那么这些运动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获得的奖金应该很丰厚吧? 实际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获得的奖金没有那么夸张。我国奥运金牌得主奖励方案是:4枚金牌以上的,奖励300万元人民币;2枚金牌的,奖励200万元人民币;1枚金牌的,奖励150万元人民币。这个金额相对于普通人来说的确很多了,但和其他国家比起来就稍微逊色一点。
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期间,就有17名巴西选手由于没钱交纳住宿费用而被迫住在体育场内;澳大利亚射击运动员奥尔德姆甚至没有机票,是乘飞机的行李托运过去的……而在中国,无论拿一块还是几块金牌,获得的奖金都是三百万人民币,并且已经比许多西方大国要高不少了!
除了现金奖励外,这些运动员还拥有丰厚的商业收入。比如刘翔,他不仅仅在比赛时穿耐克等国际大牌,在广告方面也是收入不菲。
还有孙杨,他已经和国内某品牌矿泉水签约,成为该品牌的代言人之一,广告收入当然也少不了他的份儿。苏炳添在赛后还获得了“香港科技大学杰出校友”的称号,各种荣誉和头衔让苏炳添加满光环。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到底赚了还是赔了?2009年3月26日,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访谈时,北京奥运会盈利预算小组组长、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鲍明健明确表示,北京奥运会盈亏平衡,略有结余。
耗资巨大
场馆建设590亿元
鲍明健向记者透露,按照2009年财务年度调整后的预算,北京奥运会支出为162.1亿元人民币。“根据预测,北京奥运会的直接收入达166.4亿元,北京奥运会盈亏平衡,略有结余。”他说。
鲍教授介绍,北京奥运会的162.1亿元总支出当中,77%的支出,也就是125.3亿元用于奥运赛会直接相关的体育设施建设,像竞赛场馆、训练场馆、奥运村、媒体村、贵宾招待所及相关市政设施。“大家比较关注的北京奥运场馆,其实奥运赛会直接使用的场馆只有十几个,另外我们通过奥运会的机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改善城市面貌的,像地铁、公交等市政交通建设。这部分花费总计590亿元。”鲍明健说。
收益不菲
票务占收入53%
北京奥运盈利预算小组副组长、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冰雪博士透露,北京奥运会主要收入来源为:电视转播、票务、市场开发、服务贸易等,分别占总收入的31%、53%、14%和2%。“由于北京奥运会在场馆、基础设施的投入远远超过历届奥运会,因此北京奥运会的票价也相应高出许多,从而带来了收入的大幅增长。不过北京奥运会的盈利非常有限,和投入相比完全不值得一提。”李冰雪补充说。
奥运后效应
5年拉动GDP4540亿
鲍教授介绍,北京奥运会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北京的城市生活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于北京市民来说,奥运会给他们带了来极大的实惠。“北京地铁从原来每小时120公里的快速线,变成了现在每小时80公里的线网,现在北京的路网密度已经超过了纽约,直逼伦敦和巴黎了。北京市民能充分感受到奥运带来的实际好处。奥运会后效应会持续到2012年,5年时间可以拉动GDP增长45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