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应企业公开信?

向瑾平向瑾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事件有好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1、从公开的信里,只能看到发信人的一面之词,却没有收到来自被投诉企业的任何解释或澄清;

2、作为一家在公众平台上公开发言的企业,对信息的审核和披露机制有没有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一边倒的局面?

3、被投诉方是不是该事件的受害者?他的诉求是否过于苛刻而缺乏合理性?(例如要求对方公开道歉,赔偿损失等等)

4、对于一家以提供信息安全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来说,出现这样的客户数据泄露事件,有没有可能给公司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如果有可能,应该如何应对? 作为一个从业者,也遇到过客户要求我们私下赔款(几万人民币)来“买平安”的,当时觉得既恶心又无奈。

不过仔细想来,客户之所以会提出这种要求,是因为他原本认为你犯了个小错(也许真的只是无心之失),所以打算给你个教训,同时让你以后注意;但如果你真做错了什么大忌,他肯定就不会跟你废话直接投诉了。

我觉得从这一点上来说,被投诉的企业或许可以试着从“认错+改正+感谢监督”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如何回应这封信。 承认部分事实,表明态度,表示以后会改,并且给予一定补偿,拉低对方的期待值,这样一旦事态无法控制,也不至于满盘皆输。

房夕儿房夕儿优质答主

企业发表公开信后,新闻媒体,有关团体和公众对公开信内容提出质疑,进行回应,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从公众传播的角度讲,这不但无损公开信的威力,反而有利于将公开信及其反应扩散出去,扩大其影响力,因此,企业发表公开信之后应当做好对各方面反应作出辩解和说明的准备。

例如,1999年夏,在中央政府将对长江三峡工程正式作出修建决定之前,美国学者丁保罗等人发表了一封致各国学术机构和中国学术机构及学术界的公开信,力图阻止此项工程的上马。公开信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进行传播。不久即收到了学术界和大众多方面批评公开信观点的声音。丁保罗等人发表声明并接受记者采访,反复表示这封信不是倡议书,而是学术观点。由此可见,对公开信所作出的反应,不会损害公开信作者本意的表达,反而使本意更被公众了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