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个月可以练走路?

广昱彤广昱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宝宝学站立和学走路是有一定顺序的,而且也有先兆。如果爸爸妈妈们能注意观察宝宝平时的一举一动,就能及早发现宝宝学会站立、学走路的时间点。 宝宝学站立和学走路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1.趴着拿东西(2个月左右) 宝宝两个月大的时候,可能只是无意中的动作——他试图将自己撑起来并抓住身边的东西,比如妈妈的手臂。这时,宝宝是俯卧位的,他用背部和小屁股作为支撑点来使自己坐起来,同时,他还试着用手臂撑起自己的身体并去抓取自己面前的物品。这也是宝宝学习站立的一个重要的前期准备阶段。 爸爸妈妈不妨留意一下自家宝宝有没有这个行为表现——当宝宝想站立时,他会先爬到桌子下面或床下,然后尽量把胸部和头部抬高,试图用自己的手臂和腿的力量站起来。但宝宝此时的体重太过集中在胸部和头部,无法保持平衡,所以往往只会成功“站”一会儿,接着就又跌坐在地上了。虽然宝宝的身高和体重都在增长,骨骼也在变硬,但此时宝宝的肌肉力量仍旧很弱,很难用肌肉的力量来支撑起自己的体型。 所以,对于刚刚会站的宝宝,父母需要格外留意,防止宝宝因为肌肉力量不足而摔倒。 对于刚刚会站的宝宝,父母需要格外留意防止宝宝由于肌肉力量不足而摔倒。

3.独坐(4个月左右) 如果宝宝在两个月大的时候有过趴着拿东西的动作,一般在四个月以上,他就会自己从仰卧位翻到俯卧位,并且能够独自坐着。这时候的宝宝已经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身体了,无论站立还是行走都是对侧身体的一半。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立,都会导致一侧身体的承重力减少,如果此时宝宝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双手,就容易发生侧倒。在练习站立和行走之前,宝宝必须具有很好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上半身和下肢的协调性。

武容宇武容宇优质答主

一般情况下,宝宝需在9~11个月学会独立站立,在11~15个月学会走路。每个宝宝体质不一样,学走时间也应有先后,大肌肉群、神经系统发育得好、经常练习站立的宝宝,容易早些学会走路。家长不可一味求早,过早离开展爬行,会影响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如手的灵巧性。

有的宝宝偏胖,“站不住”,会比别的宝宝晚一点学站,父母不必担心,可让宝宝多锻炼,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学步”应是宝宝自己发起的,当宝宝愿意扶着家具、人的手自己走动时,家长可进行适度训练。

走路姿势怪异是“罗圈腿”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走路时,膝盖骨向内靠拢或向外撇,呈“罗圈腿”的姿势,怀疑是佝偻病引起的骨骼发育异常所致,担心孩子将来无法直立行走。

其实,宝宝在学会走路后,因肌腱韧带比较松散,关节活动度较大,加上姿势控制尚未发育完全,大多会有“罗圈腿”的现象。这是宝宝站立及行走时,为稳定身体重心而自然产生的动作,大多在3~5岁后,因骨骼与肌肉组织发育成熟而渐趋正常。家长在孩子2~3岁前,可观察是否持续存在“罗圈腿”,若无改善应就医检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