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怎么解生肖?

水莉萍水莉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解字谜吗?我最喜欢的一个,“一”和“二”的。 简单说就是: “一一一二一”,五句,每句都是“一二三”格式,第一第二第三。 第一句:第一个“一”是阳爻,第二个“一”是阴爻; 第二句:第一个“二”也是阳爻,第二个“二”是阴爻; 第三句:第一个“三”是阳爻,第二个“三”是阴爻; 第四句:第一个“四”是阴爻,第二个“四”是阳爻; 第五句:第一个“五”是阴阳爻,第二个“五”也是阴阳爻。 所以,答案就是一个五行循环:一甲子60年,刚好是一个周期。 我小时候经常玩这个游戏,当时不知道其中奥妙,只知道很有趣,能编出好多段子出来。比如,

1. 有一天一只牛在吃草,一只羊过来了,对他说:“你好,我要过河。”于是它就把自己身上的毛都吹干了。

2. 有个人去买帽子,问老板:“为什么这顶帽子卖的这么贵?”老板说:“因为这顶帽子的材料是我们这个地方的特产,这种特产只在这里有,其他地方都没有。”这个人说:“这顶帽子里面是不是有一顶草帽啊?”老板说:“对呀!你要买的话我可以给你便宜一点。”这个人说:“那我要了!” ……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易经中的“大衍之数”,用“50根蓍草棍”算出一个64卦,每一卦代表一段时间、一个阶段,这个过程其实就代表了“时间”的推移。而每一卦又代表了一定条件下的一种状态,这些条件包括天时(季节)、地利(方位)、人和(当事人努力的程度)等等因素。 所以你看,这一卦代表某个时期内,天下是太平还是动荡,是丰收还是饥荒,是顺流还是逆流。

练婧媛练婧媛优质答主

要理解生肖,必须先要搞清楚“肖”字的含义。

肖,现代汉语字典有两个主要的解释:一、模拟;二、相像。在古代,这两个主要的含义都有。

“肖”字的字形演变很有意思,我们可以通过对“肖”字字形的演变过程来认识它的本义和引申义。肖上半部分为“小”,下半部分为“肖”的本字,像以木器取火之形,下部或像钻木取火之形,或像以木勺取水浇物之形,或以为兼取浇灌植物生长之义。所以最初的“肖”字,本义为浇灌、滋养,后引申“浇灌、滋养使小物体变大”,因此以“小”为意符(后来本字“肖”消失,“小”成为形符)。因此肖最初的两个含义就是模拟和相像。

在古籍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例证,如汉许慎《说文解字·部》:“肖,似也;从。,似,象形。”《广雅·释诂》:“肖,相肖也。”汉扬雄《方言·卷六》:“肖,生也。南楚之郊曰肖。”明梅鼎祚《文纪·卷二·杂说》:“人肖天地之肖,故谓之肖子。”明方以智《通雅·天地》:“人生肖于天,肖谓浇以滋之。”这里都有肖的“像、似”和“浇灌,滋养”的含义。

还有肖的另外一个含义“模仿”出自以上两个含义,比如韩愈《殿中少监马赠工部尚书制》:“公少好礼经书,出入射御,肖于古人。”宋曾巩《代张丞相辞除尚书表》:“臣生无高节之素,年近先哲之乡,虽肖古人,请自后路。”《新五代史·卷二十六·唐臣传·刘允章》:“今则上遵古道,肖法虞唐。”现代汉语字典中的第一个含义就由此而来,比如肖像。

明白了肖的含义,再说回“十二属相/十二生肖”中的“属相”与“生肖”。

属相是“所肖之相貌”的意思。十二属相/十二生肖源于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其中“年”字的甲骨文写法就是“人和禾”。“禾”为十二月农作物成熟之意,“人禾合一”为“生肖”。“人禾合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把人与生肖结合,表示人的出生年份。

十二种生肖动物象征十二个月的农业生产过程,是先民们在长期的农事生产中积累的实际经验总结。

中国人崇拜“天人同构”,希望人能与天地阴阳相调和,和谐统一。人出生在哪个月份,就让哪个月份的生肖动物作为人的守护神,希望生肖动物能将该月的灵气带给人,庇佑人这一生拥有该动物的所有灵气、本领、力量及其生命力,希望人与生肖动物阴阳相合、同心同德、同生共荣。

所以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和十二守护神,“属相”是“所肖之相貌”的意思。

比如,“兔”的象形文字为“图”,“兔”和“图”是两个字。甲骨文中“图”,表示兔子在夜晚(在月光下)活动的状态,兔在月光之下的状态是蹦蹦跳跳的,因此引申出图谋、计谋、谋划、计划等等含义。“兔年”出生的人,是与兔这一月的月相阴阳相合,所以具有兔的精神和禀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