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的五行属付么?

秦琢富秦琢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云,“惧,恐也”;而许慎没有解释这个“恐”是哪一个形声字。段玉裁注云,“恐,音kong”;并将此字归入七音中,也就是说认为古音“kòng”。但今人多数不取此音切。 清·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东部》里讨论了这个“恐”字的读音,他列举了八个形声字表示恐惧的意思,都从“恐”得声,并认为这八个形声字中的四个读阳去声,这四个字是“狂、空、恭、贡”,其中“空”和“恭”现在都读阴平,可见古时就读阳去声。那么,根据这个理论,“惧”的本字就是“恐”或“亢”。 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五行学说中也用到了这个“恐”字。

《汉书·宣帝纪论》:“孝宣之治,若兹之类,可谓至德隆盛,威武伶俐矣。然亦未足以云刑措不用,消弭地震。……地义未彰,而备豫不谨,灾变仍见,畏惧之德,岂云全哉?”这里将“畏惧”与“消弭”对举以说明治国的方法,可以看出古人是用“畏惧”来表达敬畏之意。

东汉·班固《白虎通·五行》:“土居中央,持天地之中,执阴阳之柄,故名曰‘中’。其引申之义则大矣!天子之体,承天理土,唯善以为尚,故称中兴。……王者居土而德,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此土之德也。”“畏”则是表达谨慎的意思,与“惧”相近。 《礼记·檀弓下》:“丧有急,莫敢舒气,惟胆气壮。尸在外寝,哭弗能哀。丧具不行,惟胆气壮。”这里的“丧具不行”意思是灵柩不出房间,因为亲人去世而悲伤,身体不敢舒展,这是“惧”的表现。

东汉王充《论衡·定贤》:“虽贤圣之君,未有行志如舜者也。……夫尧之五伐,舜之三徙,仁之至,德之盛也。犹且畏四凶而忧其流,惧鲧之难而思其材,诚欲尽天下之治平,致万民之安稳也。”这里是用“惧”来表示担心,也含有“怕”的意思。 总之,从上述资料来看,《五行大义》以“木曰曲直”来代替“木曰弯勾”是正确的;而《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的“畏之者不治”里的“畏”理解为躲避、不敢靠近的意思也是对的。只有“土曰稼穑”一句,看起来有点费解,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