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五行属什么引申意思?

汲诗白汲诗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後》字,首见于《甲骨文合集》5081号文字“后”。形如后字者,在《甲骨文合集》中,共收录9条,分别见5082、5304、5305、5307-5316、5438等。 后字的形制,大致相同。惟第五个字形,左边的偏旁,是“辛”不是“言”。 “后”的本义,就是君王或君主的后代。殷商时代,王族贵胄大多以国名为氏。如周天子姓姬,商天子姓子。而君王的配偶——妃嫔的女儿们所生的孩子,则姓姬。

《说文解字》称;“后,继体君也。像后人之形,施令而行之。从辛从言。辛,劳苦之意。言,言论。”即君王发号施令,勤劳百姓。 后世以帝王为后,如汉代宫闱称呼就有“太后”“皇后”。又如唐代皇帝死后,其陵墓称“昭陵”,明世宗死后,称“穆陵”等等。而民间称谓更有雅俗之分,文人笔下更是花样翻新的多。

《礼记·檀弓下》有“君夫人卒,自称曰‘孤’。”孔颖达疏云:“凡诸侯既自立为王,谓其新丧之正夫人,自称言‘孤’。”(郑玄注:“孤,寡特也。谓夫人之特者。”)可见“后”字用于人名,乃是指称死去的君王。与死人相比,活人可算“后生”。 古人将死去的君王和祖先放在一起祭祀,这些人就被称为“神后”了。《礼记·祭法》有“王为群姓立七庙,曰太祖,二祧(tiāo),与其四亲。”注云:“太祖,王始祖之庙。二祧者,王父、王祖。四亲者,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这种祖宗崇拜,延续至今,过年的时候,人们总是率先供奉死者那边的先人。

池一夏池一夏优质答主

【後】

从「後」字的甲骨文字形看来,从人从口,金文字形从止从口,“人”的形象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小篆字形又加“辵”旁而成“後”字。口为“气出于口”。甲骨文字形以人持气,用以表示后气、余气、余力。《尚书·泰誓下》:“一戎衣,天下大定”,即“一旅之师”的意思。周代尚武,后人也用以指代从军将士。从后气、余力的意义引申指时间或次序靠后的“后”。

甲骨文的“後”字(上为口,下为人)是人体后部的象形字。在“前、后”这个意义对立项中,“前”是人体前部的象形,那么与之对应的“後”作为人体后部的象形是很自然的。如《说文解字》说“後”,“从人、口”,本义是人体的“后面、后部”。“在……后面”引申指时间上的“后来、以后”,“次序在……后、位置在……后面”引申指“时间晚、较迟”。作为时间的“较迟”“随后”引申指不先人、落伍,再引申指“落后、失败”。

【後】和“後”原是二字。《说文解字》说:“後,继体君也。”《说文解字》中明确把代表皇帝继承人的“後”字当做“後”的本义,这恐怕是有意抬高皇权的表现。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说“许君定本义,据周公戒成王继位之词,而转训後为後矣。”“後”字“继体君(继承君位的人,即太子)”的用法当是假借,“後”在“君王”义上又假借为表示家族中长辈亲属的“父母”中“母”的对称“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