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的生肖是什么?
“我的生命有四分之一是在马年渡过的,我出生在1966年的一个农家,那一年是农历马年,所以我是属马的” 孙悦在自传《乐动青春》中这样写道。 作为80后四大天王最年轻的成员,孙悦出身贫寒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星、运动员、企业家;他是第一个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亚洲流行歌手,也是唯一一个集奥运会、世博会、春晚荣誉于一身的艺人!
他的人生就像他的歌一样“跨越障碍奔向明天的幸福/永远辉煌绽放生命的光彩/无论昨天多么悲伤痛苦/让一切都随风远去/拥抱梦想超越自己的极限/奋斗的生命充满力量的呼喊……” 下面我们走进这位传奇人物的生涯去看看他的成就是如何实现的——
1969年2月13日,一个冬天刚过了元宵节的清晨,孙悦在北京朝阳区的一个农村里出生了。 孙家原本是一个大家族,家里有爷爷、奶奶、父母和几个伯父。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华北平原上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里,以种地为生。 虽然家境贫困,但孙家的书房却是村里最好的,爷爷孙振德是村里的教书先生,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喜欢读书,尤其是古典文学和史学著作。家里不仅藏书多,书房还挂着一个精致的木框日历,上面写着一句句名言警句。
孙悦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他很喜欢读书,尤其爱读名人传记,比如《拿破仑》《林肯》等。这些人物的故事激励着孙悦,让他懂得只要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除了阅读,童年的孙悦还有一个爱好——“听广播”。当时北京很多家庭都有收音机,早上起床后大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节目中经常播放苏联歌曲和西方经典作品,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铃兰》等等。这些歌曲也让孙悦爱上了外国乐曲。
1977年底,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传到孙悦耳边时,他正在山西大同煤矿文工团担任演员。听到这个消息后,孙悦毅然退出文工团,回到北京准备参加高考。 他报考了中国矿业大学对外经贸外语系,但因为听力考试没有过关,他没有被录取。随后他又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考试,结果还是因为听力不行而落榜。 这次挫折并没打消孙悦学习的热情,1979年,孙悦再次备考,这次他同时报了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外国语大学的校名),如愿以偿,被两所学校同时录取。 孙悦记得很清楚,上北大的原因是因为北大英语系外教贝岭对西方古典音乐颇有研究,而外院则没有这个外教。为了学习更多关于西方音乐的知识,孙悦选择了北大。
进入北大后,孙悦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方面的知识,除了本专业的课程之外,他还学习了钢琴、作曲、指挥等辅助课程。为了学到更先进的外语教学法,他还选修了李赋宁教授主持的研究生课,每天课上得最多的不是英文而是德语。 他还是学校交响乐队的指挥,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排练。
大三那年,孙悦代表学校参加“首届北京大学生音乐节”,演唱了他自己创作的歌词并用俄语朗诵的抒情曲目《大海啊故乡》,获得了声乐比赛二等奖和优秀演奏奖。这首歌后来还被收进了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
大学毕业时,国家刚刚对外开放,孙悦看着同学们纷纷选择出国留学或者到港澳地区发展,他也动了心。然而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因为他知道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其实还是基层。
1985年春节前夕,孙悦随中国艺术代表团赴维也纳演出,这是他人生中值得铭记的日子之一。那天,他身穿西装戴着领带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演唱了中国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的曲目《二泉映月》。这是中国第一支走进这座“世界音乐圣殿”的音乐队伍,也是第一位走进这里的独唱音乐人。
演出结束后,孙悦把一支精美的瑞士手表送给了团长赵丹,表上镌刻着“维也纳金厅演出纪念”字样。 离开欧洲后,孙悦又前往日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会议,并在那里结识了日后成为妻子的高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