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结局的原因?
1974年11月,林彪自杀。叶群在一份报告中说:“我向林总部作了汇报,总部一致认为,林委员、副主席有功有罪。”1974年12月初,北戴河市委机关报《号角》发表了聂元剑的长篇传记小说《彭德怀老总》。1974年12月14日,《解放军报》发表了姚远方根据彭元辉叙述写的题为《彭德怀同志和他的女儿彭纲英》的通讯,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尊重历史,尊重事实》。这些文章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争论。
1978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军委举行庆功大会,为在西南战斗中牺牲的英雄们致敬。彭德怀亲自到机场迎接志愿军战士。12月26日,彭德怀在解放军总医院突然发病,经医生诊断是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上午10时30分,彭德怀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1984年5月,彭德怀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殡仪馆举行,邓小平致悼词:“彭德怀同志永远是我学习的好领导、好榜样。”毛泽东生前曾对彭有“谁敢横刀立马?”的赞誉。可见他雄赳赳硬铮铮的豪迈风格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就是这样的铁汉名将,毛泽东却一度视其为“彭黄龙”,意思是像汉朝的匈奴单于一样难对付。后来他在庐山养病,李井泉前去看望他,并传达了毛泽东的话说,西方的一个美国高级将领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只有一个彭德怀,其它将军们都像黄老鼠(安徽灵璧县有个有名的兔子区,出产很多兔子,“黄鼠狼拉兔子——狐假虎威”,李以此戏称彭德怀)。后来蒋经国在台湾宴请当时的中国大陆人员,当谈到战犯时,蒋经国说:“我父亲曾说,抗战八年有两个人不能杀,一个是毛泽东,因为全国都知道他是领导人,杀死他很麻烦;另一个就是彭德怀,全国人都晓得这个人骁勇善战,杀了他也很麻烦。”话虽短,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彭德怀作为战将的鲜明特点。
从以上的介绍中不难看出,彭德怀的个性鲜明,敢作敢为,他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是鞠躬尽瘁,奋斗不息的一生。应该说,是时代造就了他,使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伟大的革命战士,但也不能不说,他的倔强的性格,刚烈的作风,使他付出了个人的情感以至生命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种倔强劲帮了他,使他能够从一个乡野村夫,成长成为共和国的大将。然而,命运之神却没有授予他良好的协调能力,使得他不得不以悲剧作为人生的结束。
根据彭德怀的遗言,人们将他的骨灰撒向了万里长空。这就是彭德怀,人民的心肝胆相照的老战友。22年过去了,每年清明,人们总要驱车数十里前去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墓前凭吊。在那一块不大的墓碑之前,没有任何装饰,只是一块宽2米,高1米的青色大理石碑,碑的正面镌刻着“彭德怀同志永垂不朽”八个魏体字,落款是“人民解放军革命委员会敬立”。纪念碑后,即是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