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胎孩子真的有怨灵吗?
听说当年慈航真人在上海静安寺修行时,因久修不成功,遂托生为一贫家女,自幼失养于异地,十数年后,因其母患病,不得不在其出生地静养。那时,正是静安寺佛事最盛之际,常有施主捐资,供养寺僧。 因家住地处僻离,母病又无法下地劳作,只好依靠寺中斋粮。为了能时常吃些上好的斋粮,便把儿子送与寺内的小和尚为伴,以求日常可得照应。小和尚取其法名“慈惠”。 慈惠在寺内与和尚们一同参练,一起学习,情同兄弟,但性格却很不同:别的和尚说话他很少插嘴;别的孩子玩乐,他却不喜参与。 几年以后,其母病愈,“慈惠”也练成了当时的一代名家。但让人不解的是,自小师出同门,名震四方的“慈惠”,在参禅习武中,竟从来没有用过一句俗语,也没有一篇诗话,其所用言词全是经典上所列。
据闻,他的师父曾预言:此子日后成佛,必将舍去佛号,名号为“地藏菩萨”。后人在传诵大愿地藏菩萨的事迹时,皆称其为“地下慈悲菩萨”。 地藏的得名是根据其“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誓。然而,自古至今,从地上到地下,人们对他的了解始终甚少,似乎他从来只是孤独地存在,默默为着佛教中的善恶两界——人鬼两界在苦、集、灭、道中穿梭着的六道芸芸众生做着事。
其实,他并不孤寂。据统计,佛经中关于他的故事,仅《地藏经》一书中就有五个章节。而在其他各类经典中,也多有描绘。这些故事在告诉人们,这位从黑暗中来,到黑暗中去的老者,一生并未改变。自从他一降生,从他的名字出发,就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深意。 他的母亲名觉莲,是当时佛教界公认的修行高人,她因修地藏法门,证涅槃果,成地藏菩萨。
《地藏经》中所描绘的地藏菩萨像——身紫金色,端严峻重,肉髻高耸,是佛弟子中以“忍辱”修忍辱行而得境界的“金身”成就。其面相:“状似婆罗门”。依其形像之不同,称“悲华、愿力、庄严、的不动尊、降魔、威德等像”。
其服饰:上有五种莲华垂饰:“一对腕钏,一对颈串,一身璎珞,一副背环”。“头作鱼肚髻形,顶有宝珠,其珠住立,相好圆满”。坐骑为“狮子”,以示“降魔”。他的眷属是“一虎一犬”。据《地藏经》描述,他的宝珠,可令“百千万恶法界众生”,悉皆“金刚不退初心”。
在地藏菩萨成道以后,由于悲愿行广,化迹无尽,历代以来,无数佛教信众皆将他奉为地藏菩萨。
中文名: 地藏菩萨
别称: 地藏王菩萨
诞辰: 农历七月三十日
成道日: 农历七月三十日
释迦牟尼佛传入中国时,曾先后有四十余人被尊为菩萨,皆具“大悲”、“大慈”之品德,是当时社会上尊敬的人物。他们的信奉和崇拜,体现了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和社会心理。然而,被尊为“菩萨”,仅是思想方面崇尚、信仰和景仰的“理想人格”的典型;而具有佛性的,得到佛果真境界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