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字五行有水吗?

李韵辰李韵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冬”,dōng ,简体部首:夂,部外笔画:4,总笔画数:7。 “冬”字的字形演变(文字学中称“字源字形”)如下: “冬”字在《康熙字典》中的释义如下: 由此可知,“冬”字在汉字中形貌比较简单,并且没有多音字。那么它是如何演化而来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冬”字最初写作“冬”,从字体构造分析,它应该是由“音”字省文简化而成。因为早期汉字无标点,“冬”与“東”二字经常混淆。

如金文作“Du��”、小篆作“Do�”,形体均与“东”字相近;而春秋战国时期铸于器皿上的文字,则或作“XX”,或作“__”,或者简作“口”。这些字形都是“冬”或“东”的初文。 “冬”字后来写作“冬”,由繁化简,是因为“冬”字从“夂”。“夂”者,《说文解字·示部》:“从宀,意居其中。”许慎所谓的“宀”,实际上就是“广”字,表示房屋的意思。“夂”其实就是室内用脚踩的地板。

“冬”字从“夂”,表示人在室内寒冬腊月之时所行的活动。那是什么活动呢?古书上有一解释——“季冬行春令,民气和。”——《淮南子·天文训》。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十二月为一季,每季分孟、仲、季三个月份,季月最后的一个节气就是冬至。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万象更新。因此“冬至”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古代“岁首”,即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礼记·月令》篇云:孟冬之月,“天子乃以元日朝礼天地”——十月一为元旦。到了南宋,民间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为“岁尽”,正月初一为“新正”。也就是说,唐宋时期,民间是以腊月最后一天作为“岁首”的。此风习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冬”字从“夂”,也正是表示人们在“冬至”这一季最后一个节气的特别习俗。 既然说到了“冬至”,顺便说一下,这个“至”本来读作zhì,后来才统一读作zhǐ。为什么原来读作zì呢?因为“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四个字,在古代属于“阴阳合历”中的四个节气,读作zì,表示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

宗浩森宗浩森优质答主

1、首先说,“冬”的五行属水 ; “春”的五行属木 ; “夏”的五行属火 ; “秋”的五行属金 ; 这个说法是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传统观念——五德终始论(《白虎通》里有记载)。这个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有五行属性且相生相克,人也有自己的五德,比如仁德为木,信德为金等。

2、其次解释一下什么是天干地支 十天干:甲丙戊庚壬癸 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十天的顺序与月份的月序相同都是按农历计算的(月份是从二十四节气起算的),而它们的阴阳属性也是相同的。其中天干对应五行如下: 甲属阳木,乙属阴木等等 天干的阴阳和五行关系如下图 另外要注意的是甲子是阳甲,因为子属阴,所以后面就排出了五个阴干(丁己辛癸);然后就是阴子乙阳丑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