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什么故事?
诸葛亮,字孔明,山东琅琊阳都人,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兵法家,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是蜀汉建国的功臣,蜀汉建兴三年来(225年—227年)第一次伐魏,他的《出师表》表明了他为了蜀汉中兴,奋不顾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和决心。
诸葛亮自幼身世不幸,自幼丧父,与哥哥诸葛瑾一起跟从叔父诸葛玄生活。叔父去世后,兄弟俩过着贫苦的生活。20岁时,诸葛亮毅然出走,打算出山辅佐明主,拯救危亡。出山的初衷,是为了挽救败局。而此时,刘备却在“奋威与表”,率领荆州之兵从荆南郡出发,取道襄阳北赴新野。诸葛亮在结识了荆州名士庞统后,与兄长诸葛瑾一起追随刘备。
初见刘备
刘备听庞统介绍诸葛亮的情况后大喜,于是三人来到草庐中叙话。诸葛亮见了刘备,说:“现在汉室衰微,宦官乱权,皇帝昏庸,官吏不公,海内分崩,遍地灾荒。所以四方豪杰才纷纷崛起,凭借自己的能力混迹于乱世之中。不过,有能力的人,既不为天下苍生来想,又不图功成名就,只是按照个人的意愿,各逞意气,就像野马没有缰绳一样。有些人侥幸获得君主宠信,便依仗宠幸,欺凌弱小,骄横奢侈,无所忌惮,最终还是会被消灭。有些人想建立功业,抬高身价,就拼命寻求奇策异谋,但常常贪功务进,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招致祸患,自讨苦吃。还有许多人凭自己微薄的志向才学,想干一番好事大业,但又不深知收揽人心、掌握权变之道,只是一相情愿。结果或是在险峻的关塞受阻,或是遭到他人的暗害,或是孤军作战,势单力薄,孤立无助,最终一事无成。
“我本以为像将军这样天奔烈马、气吐凌云的人,一定是胸怀大志、识见深远。可听您说的治国宏论,却只不过是将春秋时姜太公的那一套拿来生搬硬套罢了。难道你不知道当今天下是什么性质吗?四方分崩、豪杰并起,正是气拔山兮力盖世的时候。而现在您却想以姜太公之法来治理分崩立制的各个国家,这简直是拿绳子去捆绑奔马,拿刀片去切割坚硬的金属!正如《诗经》所说:‘我心悠悠,岂谓须臾?’(我的心事如同天上的浮云,怎么会有片刻的停留?)将军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可行的道理,只是觉得胸中的大志难以实现罢了。”
诸葛亮的一番语言,义正词严,锋芒毕露,正话反说,锋利绝伦,把个刘备说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庞统在旁插嘴道:“公燕之言,甚伤和气。”诸葛亮转身对庞统说:“物不得其主,则飞龙失势,志士穷途。”刘备听了这话,又羞又怒,起身出去游说太守,召诸葛亮入府,拜为军师。
诸葛亮到了刘备幕府,摆下了“七擒七纵”之计。诸葛亮对孟获用兵如神,服透了孟获,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不再盘算反叛。这样,诸葛亮就得到了南中百姓的心,为蜀汉的建设开辟了西南后方。
诸葛亮见功成业就,便离去,不再做官。
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他出身于官宦家庭,自幼饱读兵书,胸怀大志,渴望实现《孙子兵法》“卧龙”“凤雏”两种奇才,辅佐明主,驰骋疆场,一展抱负。但始终未遇善识英才的明君。后投奔荆州刘表。但是,刘表不能识其志,以布衣相待。诸葛亮去留无意,便隐居于南阳卧龙岗中。
刘备知道诸葛亮善察天文地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就把诸葛亮请到军中,拜为军师。孔明提出联合东吴,共抗曹魏的主张,遭到张飞、孙乾等人的反对,主张抛弃蜀地南下荆州。诸葛亮却坚持联合东吴的看法,认为北定中原,东吴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他在面对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多次出谋划策,使刘备安然渡过了荆州危机。
曹操率大军南征刘备战败,退兵走华容道。此时,诸葛亮已离开刘备。临行前,他给张飞、赵云、孙乾三人留下一纸书信。信中着重指出:“孔明在此,决不会令主公有失。但诸葛孔明不能决一死战,惧刀斧而已,愿尊驾却敌。”他明白告诉三人,他要走,而且不派一兵一卒守护,但只要有他在,曹操绝不会侵犯刘备。果如亮言,曹操未敢妄动。
诸葛亮在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时,多次用空城计骗退了魏军的袭扰。诸葛亮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刘汉王朝,为推翻曹魏,统一全国,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临死前写成了“八阵图”,“七擒七纵”孟获的功绩,及未竟的“北伐”之志。他死后,“凡三葬。殁,遗令葬汉中,因自寝疾,遗命不当葬於卧龙岗(在南阳),乃卜眠於城东南隅,与武侯墓相去三十里。”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南阳卧龙岗里建起了武侯祠 。